母乳喂养对宝宝和妈妈都有益,但后提是母乳必须要充足。经过按摩、食疗等方法催奶后的妈妈,如果奶水依旧较少,就不得不选择混合喂养了,即母乳与奶粉搭配喂养。但是,这种喂养方式可能会引起宝宝消化功能紊乱。因此,当混合喂养后,爸爸妈妈必须坚持混合喂养的原则以及注意观察宝宝的便便以查看宝宝是否消化。
图片编号:6672975
母乳喂养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1、 一次只吃一种。如果这顿吃母乳就只吃母乳,下顿只吃奶粉。不要先吃乳母,后喂奶粉,这样不利于宝宝消化。如果先喂奶粉,后喂母乳,有的宝宝可能出现拒吃母乳的现象,因为奶粉相对来说会比母乳更加香甜。
2、 尽量多喂母乳。母乳的分泌需要宝宝的刺激,“母乳越吸越多”,如果认为母乳不足而减少喂母乳次数,会使母乳越来越少。母乳喂养次数要均匀分开,不能很长时间不喂母乳。
3、 夜间喂母乳。首先,后半夜起来冲奶粉很麻烦。其次,由于夜间妈妈泌乳量相对增多,宝宝的需求量又相对减少,母乳可能会满足宝宝的需要。但如果母乳量还是太少,就要以奶粉为主了,毕竟宝宝吃饱才重要。
4、 奶粉要现调。奶粉不要一次调太多,冲调后奶粉的温度与人体温度差不多即可。不能让宝宝吃搁置时间过长的奶粉。
混合喂养易引起宝宝消化系统紊乱,那么,如何判断宝宝是否消化不良呢?直观的方法就是看便便。
便便太臭。如果便便臭味明显,就表示蛋白消化不良。此时要减少奶量或将奶粉冲稀。
便便有太多泡沫。如果便便中有很多泡沫,则表示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也可能是糖摄入过多。此时要减少,甚至停止喂食淀粉类的食物。
便便呈奶油状。奶油状的便便代表宝宝摄入了不能消化的脂肪。此时要减少油脂类食物的摄入。
便便呈绿色混有白色颗粒。正常的便便略呈绿色,但如果比较绿,则表示肠的蠕动加速,或肠道有严重,是腹泻的一种象征。此时应暂停吃奶粉,可以适当添加米汤。
一直提倡母乳喂养。为了能让更多人受到母乳喂养带来的益处,远东特别开设产后康复科门诊。如果在母乳喂养方面碰到难处的妈妈,可以后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