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夏是万物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同样也是孩子身高增长的较佳时期。关于孩子长高,很多家长心头有诸多疑问,比如“我的孩子比较矮,是有问题还是晚长?”“孩子矮是不是营养不够,需要吃什么补补吗?”“父母都不高,孩子能长得更高些吗?”“孩子什么时候发育是正常的?”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孩子身高增长?家长们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帮助宝贝们长得更高些呢?关心孩子身高的您是否真正了解孩子身高正不正常?
孩子长高的秘密,在这里
- 营养均衡。要想让孩子长高,保证充足的营养是一切的前提。孩子的饮食应该是营养均衡,在日常饮食习惯上,首先不能让孩子养成挑食的毛病,其次要每天给孩子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
- 睡眠充足。充足的睡眠是帮助孩子长高的重要推动力,生长激素在睡眠中的分泌量极高,达到平时的三倍。而且,孩子睡觉时全身的肌肉和骨骼都处于松弛状态,关节和骨骼能够得到更好的发育。
- 运动适量。孩子进行适量运动,可以有效地促进生长发育和体质的变化。运动不仅可以帮助人体骨骼的生长,让骨骼变得更长更粗,增加骨密度。还能把肌肉纤维变粗,从而增强肌肉的力量、速度以及耐受力。
- 补充营养素。家长要注意,切记不可以为了补充营养就给孩子大补特补。这样一来,“过度”的营养很容易使孩子的骨骼线过早闭合,反而影响孩子的成年身高。孩子身高不够高不一定是缺钙,还有可能是肠胃吸收功能障碍,或者缺乏维生素D等。给孩子做一个全面的营养评估,才能有针对性的治疗和避免因为缺钙导致的身高问题。
- 心理健康。孩子的情绪,是很多家长容易忽略的。当孩子心情愉悦的时候,生长激素分泌会比较旺盛。不要经常打骂孩子,用心聆听,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关爱感;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课程,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
认识身高增长的3个黄金期
1、0至3岁为快速增长期。从出生到满1周岁,这一年是人一生中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约长高25厘米。1周岁以后到满3周岁,宝宝身高的生长速度比之前稍慢点,但也相对较快,两年约长高20厘米。
2、3岁至青春期前。每年身高增长5至6厘米以上。一般来说,女孩10岁进入青春期,男孩12岁进入青春期。
3、青春期:每年不低于7厘米。青春期从体格生长突增开始,到骨缝完全闭合、躯体停止生长、性发育成熟而结束。男孩一般增长28-30cm,女孩一般增长20-25cm。
矮小症是指儿童的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SD)或每年生长速度低于5厘米者。简单地说,即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是班级里同性别孩子中个子最矮的(倒数第5名以内),或年生长高度少于5厘米时,应考虑孩子可能存在生长障碍。
科学评估 科学管理 促进孩子身高增长
对于孩子的身高,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帮孩子掌握好黄金期。身高不仅反映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而且与身体各组织器官的发育相吻合。不管早长还是晚长,长个儿这个事错过就没有机会了。如果等到发现矮小了才想起来关注,可能就晚了,因为一旦骨缝闭合,就没有机会再去进行促进和干预了。
因此,家长要持续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并且要科学的去管理。孩子到底早长晚长,首先应该做的是带孩子去医院做一个全面的检查,让医生做一个科学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