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属于特殊的个体,在饮食上可不能与大人相提并论,不然很容易就会吃出问题。宝宝慢慢的长大,这时就需要添加辅食了,在添加辅食的过程中,家长们常常会跌入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不仅会影响营养的吸收,对身体不利。
一、过早接触成人食物
宝宝辅食应跟随其肠胃发育和咀嚼能力,从泥蓉状-稠糊状-细颗粒-粗颗粒-碎末状-条状和块状,食物性状要慢慢过渡,这样一方面是利于肠胃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是锻炼其咀嚼能力。
二、添加多余的调味品
宝宝的味觉敏 感,千万不要用大人的口味来喂养宝宝,宝宝根本不需要调味料的刺激。一岁以内的宝宝辅食不需要加盐,酱油,味精,糖等一切调味品,可以适当用点油,一岁以上的宝宝可以加少量盐,不应加其他味重的调味品。过早加盐,不仅会加重肾脏负担,还很可能造成将来的偏食挑食。
三、把蛋黄当作辅食
虽然蛋黄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但考虑到宝宝肠胃吸收和消化的接受能力,建议不那么早给宝宝食用。
四、用米汤来冲米粉
这样做其实对宝宝的肠胃是很不好的。
一方面米汤低密度营养食物,所含营养主要是糊精(一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其它营养素含量低;
另一方面用米汤冲调米粉,增加了其中碳水化合物的浓度,从而加重婴儿胃肠和代谢的负担,而且米汤中有可能重金属砷含量超标,对宝宝有害。冲调米粉,用普通温开水就可以了,同理,用配方奶,母乳冲调米粉都是不合适的。
辅食是奠定宝宝健康的根基,如果辅食吃错了,很容易就会对宝宝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家长必须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