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之后,天气渐凉,空气干燥,不少宝宝受到秋燥的影响,出现各种不适,如口鼻干燥、大便燥结等,秋季去燥,给宝宝吃些什么好呢?今天小编就给各位宝爸宝妈们送上以下秋季食谱。
五款去秋燥食谱推荐
一、南瓜小米粥
食材:南瓜200克,小米100克。
做法:
1、南瓜去皮后切成块状,在蒸锅中蒸大约10分钟,然后用勺子将蒸熟的南瓜压成泥状备用。
2、小米洗净后放入锅中熬煮,小米粥将要熟时加入南瓜泥,搅拌均匀。继续煮10分钟即可盛出。
功效:
南瓜可以防止宝宝嘴唇干裂、鼻腔流血及皮肤干燥等症状。也能增强免疫力,改善秋燥症状。给宝宝吃南瓜要适量,一天的量不宜超过一顿主食,但也不要太少。
二、白萝卜雪梨水
食材:小白萝卜半个,雪梨1个。
做法:
1、将白萝卜、梨去核切成小块;
2、加入适量的清水一起倒入锅中煮半个小时即可。
小宝宝可以只喝煮好的汁,大一点的宝宝可以连同里面的萝卜和梨一起食用。
功效:
①白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及多种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②煮熟的梨具有润燥消风的功效,在秋季气候干燥时,人们常感到皮肤搔痒、口鼻干燥,有时干咳少痰,每天吃一个梨可缓解秋燥,有益健康。
注意:白萝卜膳食纤维含量比较高,婴幼儿过度食用容易导致腹泻,所以吃白萝卜一定要适量。
三、淮山鸭子汤
食材:山药半根,鸭肉300克,枸杞5克,姜、大葱适量。
做法:
1、鸭子切块,开水焯一下,除去杂质;姜拍碎;葱切段。
2、将鸭子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和姜、葱、料酒一起大火煮开,转小火慢炖1个半小时左右。
3、山药切块放入鸭子汤内,再慢炖30分钟即可。4
功效:
山药有健脾养胃的作用,适用于小儿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与鸭肉同食,可消除油腻,宝宝常食,可增进食欲。
鸭肉性偏凉,可以防“秋燥”,很适合秋季吃。其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 E,具有增强营养、利水消肿的功效。
注意:宝宝辅食添加山药要适量,不宜吃太多,以免食用过多导致饱腹感,引起肚子胀气不舒服。另外,宝宝大便干燥的情况下不宜食用山药,容易导致宝宝上火。
四:双米银耳粥
食材:大米、小米、水发银耳各20克。
做法:
1、大米和小米淘洗干净;水发银耳择洗干净,撕成小朵。
2、锅内放水,加入大米和小米,大火煮沸后,放入银耳,转中火慢煮约15分钟,至银耳稀烂即可。
功效:
大米是人体B族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小米保存了许多的维生素和无机盐;银耳富含粗纤维,还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和葡萄糖等。由这三种原料煮成的粥,营养十分丰富。双米银耳粥,可以有效预防秋燥!
五、莲藕雪梨羹
食材:莲藕100g,雪梨100g,牛奶50g。
做法:
1、将莲藕段和雪梨块洗净、切成小块;
2、开中火,将莲藕和雪梨放入蒸锅,蒸10-15分钟;
4、将蒸熟的雪梨和莲藕取出,倒入料理杯,最后加入适量的配方奶;
5、用料理机将莲藕和雪梨搅拌成莲藕雪梨羹。
功效:
莲藕除了含有蛋白质、糖、纤维素、多种维生素、钙、铁、磷等外,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雪梨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水分较多,对秋燥喉干的宝宝来说,也有一定缓解作用。
长按二维码,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