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是由于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血循环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和其他代谢产物所引起的全身性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寒战、高热、关节痛、皮疹、肝胂肿大,部分出现迁徙性病灶、感染性休克等。目后较多见的致病凿为革兰阳性细菌、革兰阴性细繭、厌氧菌、真菌等。
【临床表现】
一、一般表现早期多不典型。多表现为三少:少吃、少动、少界(哭声微弱或不哭);三低:体温低、反应低、体重不增。
足月儿多有体温升高;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则常表现为体温不升或体温不稳。一重:黄疸程度重,或黄疸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
二、呼吸及消化道症状可有呼吸急促、发绀,重症可有呼吸暂停。可有呕吐、拒奶、腹胀及B泻等。
三、可有肝脾肿大主要是网状内皮系统的反应。
四、局部病灶或转移病灶的表现脐炎、皮肤脓疱疮、肺
炎、脑膜炎等。
五、其他患者常有精神萎靡、嗜睡,皮肤瘀点、瘀斑,消化道出血,硬肿症及感染性休克,DIC等。
【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是化脓性脑膜炎,另外还有肺炎、肺脓肿、肝脓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腹膜炎等。
【实验室检査】
一、血培养血培养阳性率低,仅约10%。应争取在用抗生素药后取双份血标本,并应严格无菌操作。
二、局部病灶脓液培养。
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升高或可有降低,中性分类增高,有核左移现象。
四、血C反应蛋白急性感染时明显升高,有助于早期诊断,且对疗效观察和预后判定有指导作用。
五、直接涂片查细菌血白细胞层或脑脊液涂片查见细菌,即可反映病因又可表明病情严重。
六、免疫法检测细菌抗原常用对流免疫电泳、免疫荧光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指导性强,适合诊断。
以上的内容中,我们主要向大家介绍了关于“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知识,相信您看完后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您还有其他新生儿败血症的相关问题,请咨询我们网站的医生:儿科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