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感染。发病率约占活产耍的l-10%,出生体重越轻,发病率越高。根据国内近年报告其病死率在早产儿高达30%,足月儿为11.3-19.2%.因症状隐低而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常有困难,必须提高誉惕,及时作出诊断并作彻底的治疗。
【诊断】
1.病史母亲多产后或临产感染,胎膜早破等病史,患儿常有脐部化脓,皮肤脓疤疹,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史。
2.临床表现症状常不典型,足月儿多有体沮升高,早产儿则表现为体沮不稳定或体温不升,患儿有体重不增、拒奶、吐奶、苍白、呼吸暂停等症状,患儿亦有不女、嗜睡、腹胀、腹泻等症状,检查可发现脐部红肿有脓性分泌物,皮肤脓疙、黄疽、发纷、肝脾肿大及皮肤出血点.感染可波及各器官,出现肺炎、肾孟肾炎及脑膜炎等。
3.实验室检查
(1)血培养:对明确诊断很重要.便阴性结果不能除外诊断。
(2)周围血象:多数有自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及核左移,严徽者有细胞计数可明显减少,血小板及红系血象常下降。
(3)微量血沉≥15mm/h时有助于诊断。
(4)急性时相蛋自如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感染时含量上升,感染控制时比值下降,故动态观测CRP的变化,不仅有助于对感染早期诊断,而且对疗效观察和预后判定有指导作用.
【治疗】
1.抗生索应用当临床及实脸室检查结果提示有细菌感染时.需在抽血送细菌培养后立即开始应用杀菌性抗生素,在病原理不明确时.一般采用联合用药.如在一周内,尤其是3天内发病者,G-菌感染多见,可选用氮节青霉未+氨基糖疳类(如]"肢卡那),一周后发病.多为(G+)菌感染.可选用耐青姆素醉的新青毒素+氮基糖试类(丁胺卜那),得到细菌培养结果者,则可根据药敏调整抗生素,如为葡萄球菌感染时,应用附青母素阵的半合成青霉未(如甲氧苯青霉素).如为金黄色球菌生长.则可选用万古稼素.应采用毋脉给药.疗程一般为7-14天。
2.一般治疗 注意保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止缺氧及局部病灶如脐部及皮肤感染的处理。
3.支持及免疫疗法 少多次输血或血浆,砂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或中性村细胞。
4.对症治疗 如合并有黄疸、休克,则应给予退黄、抗休克等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