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胎儿由父方传来的显性血型抗原正是母体缺少的,则一定数量的胎儿红细胞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后便会刺激母体产生相应血型的抗体,抗体通过胎盘进人胎儿体内发生特异性的坑原抗体反应,引起红细胞破坏,即产生溶血。我国以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多见,Rh血型不合次之。
胎儿红细胞进人母体以妊娠后期,尤其是临产时较多。一些病理因素如妊高征、胎盘早剥、后置胎盘、羊膜腔穿刺、人工或自然流产等可使胎儿血通过胎盘进人母体的量增多。
在Rh血型不合妊娠中1mlRh阳性的胎儿血进人Rh阴性母体血循环就能使其致敏。因Rh抗原次进人母体所产生的初发免疫反应发展缓慢(需2个-6个月),且产生的是IgM抗体,故不能通过胎盘引起溶血。当母体致敏后,第二次所需抗原更少,0.1ml-0.2ml血即可,且所产生的次发免疫反应发展快,作用强,抗体为IgG,可通过胎盘进人胎儿体内引起溶血。故Rh血型不合溶血病儿的临床表现随胎次增加而加重。Rh抗原仅存在人类红细胞上,因而Rh血型不合溶血病多在在第二胎发病。胎发生者很少,占1%,其原因:
①母曾有受血史,所接受的血是Rh阳性血;
②母有流产病史;
③“外祖母学说”,外祖母为Rh阳性,妊娠时有少量血进人母亲体内,母体为Rh阴性,引起初发免疫反应,当母亲妊娠时,胎儿为Rh阳性时,胎儿血只要少量进人母亲体内,即可刺激产生次发免疫反应。Rh阴性母体产生抗体的能力是不一致的,有些母体在足够的抗原刺激下所产生的抗体滴定度是很低的,甚至到第四、五胎才发生Rh血型不合溶血病。Rh血型系统有6种抗原:D、d、C、c、E、e故Rh阳性的母亲,也可发生Rh溶血,问题在C、E抗原上,但其抗原性质弱。
ABO血型抗原,除红细胞外,还存在于组织细胞和体液,以及自然界(细菌、寄生虫、植物)。自然界的ABO血型物质可经各种途径使不同ABO血型个体在幼年或青年时期被免疫并产生血型抗体。因此,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发生与胎次无关,即使首次妊娠也可能发病。因ABO各血型物质的组成不同,0型H抗原与A型与B型抗原之间抗原分子差异大,A型抗原与B型抗原之间抗原分子差异小,结果使0型个体对A型(或B型)抗原的反应特别敏感,其血淸中血型免疫抗体效价明显高于A型(或B型)个体。所以ABO溶血病人的母亲多为0型,婴儿是A型或B型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