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妈”作为妇女之友,总是让人又爱又恨。尤其是对于产后的姐妹们来说,更是折腾得让人手足无措。
“顺产母乳喂养,产后40天就来大姨妈了,正常吗?”
“产后一年才来大姨妈,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产后四个月来了例假,之后几个月就没有来了,好担心!”
......
大姨妈不来,担心子宫恢复的不好;心心念念的大姨妈来了,却依旧让人担忧。这个“大姨妈”真的让人不省心呀,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说说,关于产后大姨妈的那些事儿!大姨妈什么时候来才算正常?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固定的答案。大姨妈的来访时间跟妈妈的个人体质、生产方式、哺乳以及哺乳时间长短等因素有关,因人而异。
母乳喂养的妈妈体内会持续分泌催乳素,这种激素会抑制卵巢排卵。在没有排卵的情况下,体内雌激素水平会比较低,子宫内膜就无法脱落形成经血,自然也就不来大姨妈。
所以一般情况下,没有母乳喂养的妈妈,在产后6-10周左右恢复月经:而母乳喂养的妈妈,相对来说会恢复的慢一些,产后6个月甚至1年以上都有可能。妈妈哺乳的时间越长,例假恢复的也就越慢。
如果没有哺乳的妈妈,产后3个月还没有来例假,就要引起重视,建议及时到医院就医检查病因,不要耽误身体的恢复哦!
姨妈量忽多忽少怎么回事?
正常情况下,大姨妈每隔21-35天来拜访一次,每次待个3-7天走。 但是对于刚生完宝宝的妈妈来说,体内激素和卵巢都还在恢复期,不仅姨妈量忽多忽少,还会出现姨妈不规律的情况。
·月经量过大
一般来说,一个月经周期经血量大约在20ml-60ml,超过80ml就属于血量过多了。很多妈妈产后第一次月经量很大,就开始害怕是不是有什么问题,由于妈妈们们产后一直没有排卵,造成第一次排卵时卵巢雌激素分泌过多,引起子宫内膜增生,导致脱落时出血量就会增多,是正常现象。但如果连续几次月经量都很大,并且每次时间都超过7天,妈妈就要引起重视了。
·月经量过少
一个月经周期的月经量少于5ml,也就是整个月经期的总量都不能浸满一个卫生巾,这种情况被称为经量少。这大都是因为妈妈们带宝宝太过劳累、心理压力大、内分泌失调、产后大出血或贫血等导致的。一般只要多注意休息,调整饮食习惯,加强营养摄入,调理一段时间后就会得到良好的改善啦。
·月经不规律
很多人觉得产后例假很不定性,其实,产后来过一次姨妈后,并不意味着以后它都会准时。 产后妈妈体内的激素水平、卵巢功能都在恢复的过程中,可能就会出现姨妈来了一次,然后好几个月又不来了,或者连续来两个月又停了的情况。一般来说,等宝宝断奶后或来上几次月经后,慢慢就会恢复正常的。
但是如果遇到姨妈来了就赖着不走、持续一两个月的情况,妈妈就要紧张起来了。可能是异常子宫出血或者恶性肿瘤病变的情况,这个就相对危险性比较高了,建议尽早去医院检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