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5日,在某女星生下孩子报平安的第四天,再次在某社交平台上发文,不是为了晒娃,而是讲述生理性涨奶的艰辛。
她说:“它(涨奶)的疼痛感觉不低于宫缩或生产。”为母则刚,即便如此,她依旧坚持母乳喂养,还写出自己缓解涨奶的一些技巧,鼓励跟她情况一样的新妈妈们坚强!
这名女星曾在拍戏时多次受伤,韧带撕裂、掉威亚摔下来、指甲盖被掀掉...这些常人无法忍受的痛,在她看来还不如这个生理性涨奶的痛苦。可想而知,这个涨奶有多可怕!
为什么会涨奶?
涨奶,对于大部分新妈妈们来说,是必经的一道“磨难”,那为什么会有“涨奶”发生呢?
涨奶是因为乳房内乳汁太多,或者乳腺管不通畅,引起的乳房发胀、疼痛。尤其是从产后的第3天开始,症状会比较明显,产妇会感觉到胸部胀痛,乳房发热变硬,乳房凹陷等,这不仅给妈妈们带来痛苦,也会对宝宝哺乳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大部分妈妈涨奶都是因为哺乳方式不正确导致的。有些妈妈有乳头凹陷的情况,宝宝就会吸不出奶,乳汁无法排出,就导致了涨奶;也有的妈妈从一开始就放弃了母乳哺乳,没有宝宝的吸吮,很容易导致涨奶的情况发生。
如何预防涨奶?
涨奶疼痛吓到了小编,也吓退了很多女性朋友,不要慌,其实涨奶是可以预防的哟!
1. 要尽早开奶,宝宝出生后15分钟到2小时内就要让其吸吮妈妈乳头,注意哺喂次数,约2-3小时1次,以移出乳汁,保证乳腺管通畅,预防涨奶。
2. 每次喂奶,两侧乳房都应排空,让宝宝吸尽一侧再吸吮另一侧。如果乳汁分泌过多,宝贝吃不了,应用吸奶器把多余的奶吸空。这样既解决新妈咪乳房胀痛,又能促进乳汁分泌。
3. 做好乳房保健,防止因乳头皲裂疼痛而停止母乳喂养,护理方法很简单,只要每次喂奶后,挤出一点乳汁均匀涂在乳头上就行。
如何缓解涨奶?
对于很多没有经验的新妈妈来说,奶水充足是件好事,但是涨奶却让人措手不及,感觉到胀痛不说,还可能会影响给孩子哺乳,那么新妈妈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缓解呢?
·使用吸奶器
如果妈妈的奶水很充足,宝宝吃不完,就会导致“涨奶”出现,这时候就要配合使用吸奶器啦!建议选择吸奶器的时候要注意其吸力是否适度,使用的时候乳头不应该有疼痛感,可以挑选有调节吸奶强度的吸奶器,这样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吸奶器的力度啦。
·选择宽大的乳罩
新妈妈不要戴过紧的乳罩,可能会抑制乳汁分泌。对于肿胀、下垂的乳房建议使用柔软的棉布制成宽大的乳罩来加以支托,这样不仅能改善乳房的血液循环、促进淋巴回流,还有助于保持乳腺管的通畅,从而减少乳汁的淤积,减轻乳房的胀痛感。
·按摩乳房
适当的按摩可以缓解涨奶现象。将双手洗净,握住整个乳房,均匀用力,从乳房四周向乳头的方向按摩、挤压,这样按摩能够帮助疏通乳腺管,促使皮肤水肿减轻。如果发现按摩过程中乳房某一部位胀痛很明显,可以稍微用力挤压,排出淤堵的乳汁,防止此处乳腺管堵塞。
·热敷
妈妈们哺乳前,可以用湿热的毛巾热敷乳房几分钟,热敷可使阻塞在乳腺中的乳块变得通畅,乳房循环状况改善;随后配合轻柔的按摩和拍打动作,使乳房和乳晕软化、减轻涨奶感,建议哺乳时先喂涨奶感觉明显的那侧乳房比较好哦。
·注意饮食
在饮食方面,新妈妈们也要注意了。要保持饮食的清淡,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很多妈妈为了有充足的奶水,饮用过多的催奶汤,这样可能加重“涨奶”;高蛋白、高脂、高糖类的食物也要适量摄入,以免乳汁分泌过于旺盛、浓稠,在乳腺内结块、不易排出。
如果涨奶的情况很严重,以上的方法都不能缓解疼痛的话,建议宝妈们就要去医院看医生了。虽然涨奶过程很艰辛,但是看到宝宝在自己怀里开心吃奶的时候,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