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脑瘫是指一组影响运动和姿势控制的疾 病。由于控制运动的一个或多个脑区受到损伤,患者肌肉无法正常地运动。该病症状有轻有重,包括各种形式的麻痹。
治 疗后,多数患儿的运动能力都可以得到改善。虽然该病症状可能随着时间而改变,但从定义而言,脑瘫并非进行性疾 病。因此,如果受损程度增加,有可能是由脑瘫之外的病因引起的。
许多脑瘫儿童还需要治 疗的情况,包括智力低下、学习能力缺失、癫痫和视听言语障碍。
通常儿童到大约2~3岁时,才被诊断出脑瘫。
脑瘫的三种主要类型:
痉挛型脑瘫:多数脑瘫患者为痉挛型脑瘫。该病表现为肌肉僵硬和运动困难。当双腿均受到影响(痉挛型双瘫)时,患儿可能难以行走,因为臀部和腿部的绷紧肌肉导致双腿向内转动,并在膝关节处形成交叉(即剪刀腿) 。其他患者仅有一侧身体受影响(痉挛性偏瘫),而且往往臂受到的影响比腿更为严重。严重的类型是痉挛型四肢瘫。该病表现为患者四肢及躯干都受到影响,往往伴有控制口和舌的肌肉受累。痉挛型四肢瘫患儿具有智力低下及其他情况。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该病累及全身,它的特点是肌张力出现波动(肌张力偏低或偏高), 有时还伴有不受控制的动作(例如缓慢转体或抽筋)。患儿通常难以学会控制身体坐下和行走。由于面和舌的肌肉也可能受到影响,患儿还会出现吸吮、吞咽和言语困难。
共济失调型脑瘫:该病影响平衡与协调能力。患者出现步态不稳,也难以完成需要协调(例如写作)的动作。
正常的脑发育在妊娠期和围产期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从而造成脑瘫。大约70%的脑瘫患者的脑损伤发生在出生前,但也发生在分娩期间或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或几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