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圳远东妇产医院耳鼻喉科来了一位孩子妈妈,她抱着才两个多月的宝宝欣欣(化名)找到了耳鼻喉科的黄信钶医生。
原来,欣欣妈妈有一个烦恼,每次带欣欣出门时,欣欣长得并不好看的耳廓,总是会引来其他家长的点评——“长得有特色”。其实从欣欣出生起,家人就发现她的耳朵长得“不规则”,考虑到孩子听力并没被影响,便没做干预。可看着其他孩子的耳朵长得都挺好,自己女儿的耳朵总是被说“有特色”,欣欣妈妈实在心不甘。
待黄医生检查过后,欣欣被诊断为“耳廓畸形”。经过佩戴耳廓矫正器,并进行每周一次调试以后,欣欣耳朵现在已经恢复了正常。
如何判断宝宝的耳廓是否畸形?
位于头部两侧的耳朵部分,就叫耳廓,主要由弹性软骨为基础外被皮肤构成,它不仅仅可以托眼镜腿,带口罩,更重要的是具有收集声波、听声辩位的作用。
耳廓结构包括耳轮、耳舟、对耳轮及上下脚、三角窝、耳甲艇、耳甲腔、耳垂等,正常耳廓大小——耳长(高点到低点)为32-37mm,耳宽(前点到后点)为20-24mm。如果宝宝耳朵形态出现突兀或者凹陷的情况时,就可判断是畸形了。
像是人们常说的招风耳,就属于耳廓畸形,还有垂耳,猿耳,耳轮畸形,环缩耳,杯状耳,隐耳等等。
小儿耳廓畸形主要包括耳廓结构畸形及耳廓形态异常,与基因遗传、胚胎发育异常,以及胎儿在宫内的外力作用等因素有关。
多摸摸、多拉拉就好了?NO!
很多刚出生的宝宝耳朵形态出现畸形时,家长们都会认为是宝宝的耳朵还没有舒展开,长开了就正常了。老一辈总会说,“多摸摸、多拉拉就好了”,这种办法很明显是不成立的,而且还容易延误治疗,造成遗憾。
不用手术,耳朵就可变漂亮
过去小儿耳廓畸形早期只能等待观察,大多数孩子需在6岁左右行手术治疗,手术不仅需要全麻,而且给患儿的身心造成严重的创伤。
如今不用手术,可以采取耳廓矫形,即为孩子安装矫正用耳模型进行早期矫正。据悉,远东于2019年开展了耳模矫正技术,已帮数十名耳廓畸形患儿恢复了耳朵正常形态。
新生儿体内循环系统含有大量母体雌激素,增加了耳软骨中透明质酸的浓度,耳软骨的延展性和可塑性较好。雌激素在出生后6周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软骨的可塑性和延展性也随之降低。耳模矫正耳畸形正是利用这个关键时间段,对新生儿畸形耳廓进行力学矫正,从而避免后期手术矫正的风险和创痛。
筛查诊断很重要 治疗宜早不宜迟
宝宝一出生,爸爸妈妈便应带宝宝去医院进行新生儿耳廓形态筛查,及早确认宝宝是否存在耳廓形态畸形。
如果万一患上,也不用慌张,耳廓形态异常可通过佩戴耳模矫正器矫正,进行“可塑性调整”。
矫正时间:2-3个月以内,个别畸形可以延后,最好出生时矫正,治疗时间短,效果佳。倘若时间久了,耳软骨就明显不如新生儿时期软,可塑性欠佳,治疗往往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同时也是对家长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