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几乎含有人体必需的所有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卵黄素、卵磷脂、维生素和铁、钙、钾,被人们称作“理想的营养库”。宝宝的成长需要大量的营养成分支持,而鸡蛋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么在给宝宝吃鸡蛋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一般情况下,宝宝7个月后就可以开始添加蛋黄,但要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食用量。
鸡蛋洗净后煮熟,剥壳去蛋白,取1/4蛋黄加开水少许,用勺调匀成糊糊状,不可太稀或太稠,成半流状,用小勺喂食,然后观察宝宝的反应,只要孩子肠胃适应,不腹泻、不呕吐,可以在3-5天后逐渐增加蛋黄量。
婴儿期宝宝每天1个蛋黄即可,如果其他辅食添加不顺利,可以适当地多吃一些,但每天多不宜超过2个。
此外,鸡蛋煮熟后要立即将蛋黄剥离出来,不要等鸡蛋凉透了再分离,以免蛋清中的“类卵黏蛋白”进入蛋黄。如果不是过 敏体质,宝宝1岁以后可以吃全蛋。
有的家长给宝宝吃蛋黄时喜欢用母乳和奶粉调制,认为这样营养更丰富。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蛋黄不要用母乳或配方奶调制,而应用温水,搅拌成糊状喂给宝宝。因为蛋黄加入配方奶或母乳中研磨成糊状,会破坏蛋黄及奶中各种营养素的科学配比,不利于宝宝的吸收蛋黄或奶粉中的营养素,特别是铁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