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到了6个月 ,就可以逐渐添加辅食了~新手爸妈不懂得如何添加辅食,而家里老人又常常用老方法给孩子喂饭~下面的宝宝添加辅食常见误区,看看您家里人躺枪没?
误区1:早点加辅食便于培养习惯,先吃鸡蛋羹
一些老人催着给4、5个月大的宝宝添加辅食,说是可以培养孩子的吃饭习惯。而且说先可以做鸡蛋羹,既营养又软乎,这种说法对吗?
事实:加辅食应该考虑宝宝的实际情况,只有在宝宝准备好的情况才能添加辅食。辅食要从少到多、从稀到稠添加。而且,半岁前不要给孩子吃蛋清,只吃蛋黄即可,以免造成过 敏反应。
误区2:多种辅食搭配,营养更丰富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文章,发现不少“营养餐”,各种食材搭配在一起。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并不好。为宝宝添加辅食要注意避免过 敏反应,比如鸡蛋,鱼虾。辅食要一样一样添加,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宝宝对什么过 敏。
误区3:孩子曾对鸡蛋过 敏,以后就不能吃鸡蛋
事实:孩子对鸡蛋过 敏,并不是以后永远不能再吃鸡蛋了。出现过 敏反应,通常是中止导致过 敏的食物,等宝宝8个月或1岁后再慢慢适应。
这期间可以用其他食品替代导致过 敏的食品补充营养,比如用鸡肝来替代鸡蛋,用豆浆或特制豆奶来替代牛奶。对鸡蛋过 敏的孩子,可以到1岁左右再少量多次地添加直到孩子适应。少量多次接触鸡蛋蛋白(即过 敏原),可以使孩子逐渐适应鸡蛋,慢慢地不再对鸡蛋过 敏。
误区4:煲汤可给宝宝提供营养
很多家庭有煲汤喝的习惯。但是据检查,汤中的蛋白质含量仅为肉中的3~7%;脂肪为37%;无机盐为25%。与肉相比汤的营养并不高,而且脂肪含量高。而且孩子胃容量小,喝汤喝入的大量水分占据了大部分胃容量,必然影响其他食物的摄入量,时间长了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误区5:添加泥糊状食品后不减奶量
尝试添加辅食阶段,喝奶次数适当减少。辅食添加2~3周之后,泥糊状食品就应该替代一顿奶,这是辅食添加起始阶段重要的一步。添加泥糊状食物的同时逐渐减少奶的摄入量,才能更合理的提供婴儿所需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