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宝宝健康成长,当然少不了注意饮食。而1岁以内的宝宝,消化功能并不完善,消化道的黏膜比较娇嫩,容易受到损伤,对食物也是非常挑剔的。像盐、蜂蜜等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对于他们来说却是“大敌”,容易伤害到宝宝的身体。
因此,家长们一定要小心选择宝宝的辅食,避免下面这些一岁内宝宝不适宜食用的食物。
一、盐、糖以及各种调味品
1岁前宝宝不需要盐,因为宝宝本身可以从母乳(配方奶)及食物中获得足够的钠。额外添加盐或是调味品,只会让宝宝摄入过量,加重肾脏的负担,会变得“重口味”,加重日后患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建议1岁以内宝宝辅食应保持原味,不加盐、糖以及各种调味品,1岁以后再逐渐尝试淡口味的家庭膳食。
二、蜂蜜
蜂蜜属于天然食品,由于没有经过消毒杀菌,其中可能含有肉毒杆菌的芽孢。一岁内宝宝的肠道内正常菌群还没完全建立,食用蜂蜜后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可引起肉毒杆菌性食物中毒。
因此,1岁内的宝宝不适宜食用蜂蜜。
三、含汞量较高的海鱼
都说宝宝吃鱼好,很多妈妈也喜欢给宝宝吃营养丰富的海鱼,但体型较大的海鱼,如鲶鱼、剑鱼、罗非鱼等,含汞量很高,常吃这类鱼可影响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因此应避免食用。
四、带壳的海鲜
1岁内宝宝的免疫系统尚未健全,吃了螃蟹、虾等带壳类海鲜,很容易会引发过敏,因此建议这类食物等宝宝1岁后再少量尝试。
五、小粒食品
像花生米、爆米花、整粒软糖、硬糖等小粒的食品,很容易被宝宝误吸入气管,家长们尽量不要给宝宝吃,如真的要吃可以研磨或弄碎后再给宝宝食用。
六、罐头
罐头食品含有较多的防腐剂和添加剂,放久了的罐头还可能被细菌污染,这类食物应避免给1岁内的宝宝食用。
长按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