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内出血一般是由分娩损伤头部或窒息缺氧引起的,其发病率约占新生儿疾病的15%左右、可见是一个很常见的新生儿疾病。患有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孩,约有半数左右在初生3天内死亡,存活者可能健康,也可能发生脑积水、癫痫、瘫痪、智力不全等后遗症,因此,认识本病以便早期诊治、提高存活率、减少后遗症很有必要。
新生儿有下列情形时要考虑颅内出血的存在:
分娩时如有难产、急产、滞产、臀位产、产钳产等容易发生颅内出血。
出生时窒息、哭声低微、对外界刺激过分敏感或特别迟钝,不会吸吮等,提示颅内出血的可能。
学龄不足32周、体重不足1500克、40%-50%会发生颅内出血。
抑制症状明显如拒奶、嗜睡、反应低下,肌张力差;经常出现阵发性呼吸节律不整及呼吸暂停,伴有发绀或脸色苍白;初生2-3天内出现音调高尖的哭声(脑性尖叫),后囟饱满或紧张.头围增大或骨缝增宽。晚期可有惊叫、昏迷、双眼凝视、晻孔不等大或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
新生'凡颅内出血的治疗要点是:
凡可疑病例,都应肌肉注射维生素K15毫克,一日一次、连用3日。
给病孩吸氧。
使病孩保持安静。
输新鲜血或血浆。
处理脑水肿:首剂用地塞米松1-2毫克静脉注射,以后按每公斤体重0.2-0.4毫克静脉注射。反复腰穿放脑脊液以降低颅内压。
疑有硬脑膜下血肿时,可行硬脑膜下穿刺。
发生脑积水时,可用乙酰唑胺每日每公斤体重40毫克口服、或用速尿。
选用适当的抗生素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