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严重疾病,其发病与围生期缺氧及产伤有密切关系。随着产科接生技术的提高,产伤所致的颅内出血明显减少,而缺氧所致的颅内出血发生率则相对增高。新生儿颅内出血主要表现中枢神经的兴奋或抑制,或者在新生儿期死亡,存活者部分遗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内因
1.新生儿早期(生后1周内),肝合成凝血因子机能低下,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生理性下降。
2.新生儿血管壁弹力纤维发育不,血管壁脆弱,而易破裂。
3.胎儿在(28±8)周时,室管膜下生发层血供丰富,代谢活跃,但毛细血管细弱,缺乏结缔组织的支撑,易破裂出血。胎儿32周-34周后生发层逐渐缩小,至足月时基本消失,故缺氧性脑室旁和脑室内出血多见于34周以后的早产儿。
二、外因
1.缺氧:围生期缺氧可引起脑组织充血水肿,脑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使血液外渗出血。缺氧所引起的颅内出血以渗血、点状出血为主,多无血管破裂。
2.产伤:分娩过程中胎头受挤压使头颅变形,致硬脑膜静脉窦和脑表面静脉撕裂,常引起硬脑膜下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于体重较大、头盆不对称、负压吸引、产钳肋产等难产或急产娩出的足月儿。
3.其他:因出血性疾病或颅内先天性血管畸形所致的颅内出血极少见。
■还有更多想要了解的,请点击新生儿颅内出血科栏目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