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侵入新生儿体内,并在血中繁殖,临床上称为败血症。在血液中繁殖的细菌,又可陆着血液循环被送到全身各处,所到之处均可引起局部发炎。例如细菌随血流进人胸腔可引起胸膜炎,到脑子可引起脑膜炎,到心包可引起心包炎等等,甚至同时可以存在几个感染性病灶,医学上称为脓毒败血症。
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皮下血管丰富是任何轻微感染都易导致败血症的主要原因。
细菌人侵的门户,不外乎新生儿的皮肤、消化道和呼吸道的粘膜以及脐带等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地方。细菌侵人体内后,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不足、局限能力差,很快就可以通过皮肤及粘膜的丰富毛细血管网扩散到全身。
母亲子宫患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时,细菌可以通过血行、胎盘及脐带直接进人入胎儿血液中,引起败血症;也可以先将羊水污染,而后通过污染的羊水再将浸泡在羊水中的胎儿感染,引起败血症。这叫宫内感染。在分娩时由于羊膜过早破裂,母亲明道内的细菌可逆行到羊膜内,通过被污染的羊水间接侵入胎儿体内;也可因生产不顺利,胎儿在产道时间拖长可使新生儿受到细菌的侵袭而得病。这种在生产过程细菌侵人体内而引起的败血症叫产时感染。在宫内及生产过程感染的败血症,多半在3天内发病,以大肠杆菌及链球菌感染为主。产后感染的败血症,发病较晚,多在3天后发病,以葡萄球菌感染为主。
新生儿败血症的表现与大孩子不同。大孩子败血症所具有的高烧、寒战、白血球增髙等症状在新生儿时期极不典型。
高烧、寒战和白血球增高等症状,实际上是人体防御疾病、与病菌作斗争的保护性机能。当中枢神经系统接收到细菌人侵信号后,首先体温调节中枢开始活跃,立即命令毛孔收缩、肌肉顔动,以减少散热,增加产热。临床表现,先是皮肤发花,指甲发紫,随之体温增高。发烧能促进血流增快,以度将白血球运送到细菌侵入的现场,与病菌作斗争。同时,纤维蛋白原也很快被运输到现场,将病菌包围、局限,以防止细菌的扩散。
新生儿因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免疫功能低下,与病菌作斗争的保护能力很差。在病菌面后处于无能状态。
根据每一个体发育成熟程度及防御能力的差异,败血症的临床表现也很不相同。
一部分病人对细菌的反应性较强,临床症状也较明显,病势来得很猛,体温很快增髙、出现面色苍白、发音、腹胀、吭吭发憋等症状。中枢神经系统因受到细菌毒素的刺激而处于兴奋状态,常表现为烦闹不安,易惊、甚至抽疯。毒素还可以影响肝脏排泄胆红素的功能,使血中胆红素增高,引起病理性黄疽。
另一些免疫力较差的足月儿或早产儿,对细菌的反应性较差。虽经多次血培养均有细菌生长的孩子,临床症状也不太明显。体温可以仅为37,5°C左右的低热或体温不升,吃奶也可很好,只精神稍弱、面色苍白、皮肤发花等轻度症状。早产儿败血症更不典型,有时除了皮肤发花,体重减轻或不长外,没有任何其他表现,就是很有经验的医务人员也容易忽略。
新生儿败血症后果如何与诊断早晚、治疗逛否及时、选药是否恰当等密切相关。未经治疗者多数难免死亡。早期诊断,尽早给予恰当而充分治疗者,大多可治愈。如果耽误诊断而病情恶化者,往往來不及治疗,病死率极高。
因此,对于新生儿,任何轻微的感染性疾病都应给予重视,积极治疗,防止发展成为败血症。一旦发生败血症,除投以强有力的抗菌素以外,应间断给予输血、输血浆等支持疗法,才能帮助孩子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