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患上新生儿溶血,应根据症状表现,及时治疗。我们首先从症状开始了解,判断溶血症状的轻重,是根据新生儿溶血开始的早迟、程度以及其身体各个器官所受到损害的厉害程度。医生表示,溶血症状大致可分三种类型。
1、轻型。黄疸程度不太明显,似生理性,亦无明显贫血。但有少数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直至生后3~6周才表现明显贫血。
2、重型。RH溶血病患者常在生后1天内,ABO溶血病则常在第2、3天出现黄疸,黄疸迅速加深呈金黄色。病理检查见到神经核为胆红素染黄,故称之为“核黄疸”。后果严重。
3、极重型。这类患儿在胎儿期溶血严重,出生时明显
贫血,呼吸困难,有水肿、腹水及胸腔积液,常在生后不久死亡,甚至为死胎。
新生儿溶血病怎么治疗?
新生儿溶血病如能早诊断、早治疗,多数是可以治愈的。
新生儿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如果出现黄疸的症状,是不正常的表现,需要立即送到医院让医生诊断治疗。如确诊为母子血型不合,积极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由专业医生通过测定新生儿血液中胆红素含量,及上升速度,来决定用药程度。降低胆红素量,一般选用注射血浆、血蛋白,亦可口服鲁米那及采用蓝光照射治疗等。部分症状严重的新生儿,考虑采用脐带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