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是很容易出现状况的,不仅是喂养方面,健康方面的问题也是非常常见的,其中新生儿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就是黄疸,这是大多数新生儿都会出现的问题。但是,新生儿黄疸也是有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之分的。面对这些情况的时候,家长们要学会正确应对,有很多方面是需要注意的:
注意事项:
1、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容易出现黄疸,尤其是生理性黄疸,大多都是因为婴儿的肝脏功能不成熟而引起的。但是,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加和体内相关毒素的排出,肝脏的功能增强了,黄疸也就自然而然的就会消退了。对于生理性黄疸,一般是无需特殊处理的,但是可以给宝宝多喂温开水或喂食少许葡萄糖水利尿即可。
2、病理性黄疸
对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不仅是肝脏功能不成熟引起的,很多都是其他方面的异常引起的。对于病理性黄疸,需要积极的应对,因为这种疾病对健康的影响很大,严重的还可引发核黄疸,这对孩子的健康损害是非常大的,容易引发后遗症,家长们发现发病之后一定要及时就诊。
那么,如何判断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呢?
生理性黄疸:一般来说,如果宝宝的黄疸的颜色不深,而且宝宝也没有食欲不好、精神欠佳、哭闹等情况出现的时候,这大多属于生理性黄疸,一般在7~10天可慢慢消退恢复正常。
病理性黄疸:
1、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而且黄疸是很明显的;
2、病理性黄疸发病的时候的黄疸遍及全身,而且多为桔黄色,在短时间内加深明显;
3、有些宝宝出现患上病理性黄疸之后,虽然经过处理黄疸可减轻,但是有些宝宝很容易消退后又加重或重新出现;
4、如果是病理性黄疸,往往会在出现后2~3周仍不减轻甚至有更明显的趋势;
5、对于病理性黄疸,除了会出现黄疸之外,有些宝宝的大便颜色会比较淡或者呈白色,而尿呈深黄色;
6、有些病理性黄疸的宝宝在发病的时候还可发烧、拒奶、吐奶、精神萎靡、嗜睡等情况出现。
虽然新生儿黄疸很常见,但对孩子的健康影响也是很大的,在面对孩子发病的时候不仅要及时的护理、治疗,更要及时准确的判断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以便于更好的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