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的一种。本病大多发生在小儿出生后的第2~3天以后,可见有小儿皮肤和白眼球发生轻重不同的黄染。较轻的皮肤黄染可于2~3天内消失,约持续7~10天自然消失。
生理性黄疸属于中医学中的"胎黄”范围。中医学认为,多因胎儿秉受母体内湿热之邪发为黄疸。如果小儿先天不足,滞留于小儿体内的湿热之邪不能很快疏泄,就可热从寒化,转为寒湿内蕴,郁而发黄。治疗常以此分为两型。
一、湿热发黄
本型常见的症状有小儿皮肤黄染顔色鲜明,精神不好,瞍胀,小便深黄,大便秘结,舌苔黄腻。治疗原则应以淸热利湿为主。用药可选“栀子金花丸”,用茵陈10克与本药6克加水同煎,取汁50毫升,每日分4次服下。
二、寒湿发黄
本型常见的症状有皮肤黄染,顔色浅淡,颜色暗黄,精神弱,食欲差,大便稀薄,手足不温,舌苔白润。治疗原则应以健睥利湿为主。用药可选服“五苓散”,用茵陈10克与“五苓散”4克加水同煎,取汁50毫升,每日分4次眼下。如小儿大便淸稀,手足及后额发凉,用药可选眼“附子理中丸",用茵陈15克煎汤,取汁50毫升,再将本药1/3丸放入药液内化开,每日分4次服用。
[预防与护理]
较轻的皮肤黄染也可不用治疗,在黄疸期间应多喝一点水和注意营养的补充。应该注意的是与某些病理性黄疽相鉴别,如小儿在生后24小时以内就出现严重的进行性加重的黄疸,首先应考虑到母子血型不符合所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应立即就诊。如果病儿黄疸进行性加重,或见有大便发白、呕吐、精神弱,或伴有发烧等情况,也应及时就诊,不要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