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天早产儿来院全身发凉没有体温心跳
某天,医院接诊了一名患儿,孩子是早产儿,当时体征为全身苍白、皮肤冰凉,听诊已无呼吸,无心跳;医生立刻给予孩子进行心肺复苏,护士马上给孩子面罩加压给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快速给予0.9%盐水扩容。后迅速给予患儿气管插管,球囊加压给氧,心脏按压,多次静脉推注肾上腺素、纠酸等治疗。
患儿进入急诊抢救室,经过上述抢救,终于有了微弱心跳,逐渐心跳增强,面色稍转红,皮温稍转暖。但仍无自主呼吸,之后心跳相对平稳后,迅速转入新生儿科进行抗炎、纠酸、血管活性药,降颅压,以及输血等多项治疗,患儿病情明显好转。
孩子为早产儿 家长未遵医嘱自行出院导致严重后果
经了解,孩子刚刚31周6天出生,出生体重不到1.9kg,住院5天,家长未遵医嘱,不听医生耐心劝解,自动出院。结果孩子在出院后38天的晚上,出现精神萎靡,不怎么爱吃奶,家长以为孩子厌奶,当天凌晨妈妈用手动了下孩子的脚底板,发现孩子没有反应,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就赶紧带孩子来医院急诊。
远东儿科医生提醒家长:胎儿早产一定要注意这些事
早产儿尚无统一的定义,目前我国多把胎龄<37周(259天)出生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这一定义不考虑体重。国外早产儿多指孕周满20周至不满37周,体重在500g至不足2500g者。其中,孕周不满32足周者称极早产儿。绝大多数早产儿出生体重均低下,出生体重<2500g者,称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1499g者,称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g者,称超低出生体重儿。 由于早产儿自身的解剖生理特点所决定,一些疾病的发生率较高,死亡率也较高,达12.7%~20.8%,远高于足月儿,因而应对早产儿的预防和护理极为重视。
在临床病历分析中,大部分的早产原因为:
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②早期破水、胎盘早期剥离或前置胎盘;
③多胎妊娠或羊水过多;
④慢性疾病,如心脏病、肾病、肾炎、肝病、糖 尿病、重症肺结核、内分泌失调(如习惯性早产)、营养不良等;
⑤贫血及严重的溶血病;
⑥急性传染病伴有高热;
⑦子宫肿瘤子宫内膜炎及子宫颈口松弛;
⑧骨盆及脊椎畸形;双胎或胎儿畸形;羊膜早破脐带异常及羊水过多是胎儿因素。
⑨急性或慢性中毒;
⑩激烈情感波动或过劳,意外受伤或手术等等。
因此,在胎儿出生之前,家长一定要重视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自身是否存在健康隐患,并且健康膳食,合理运动,避免因为自己的一些“粗心大意”而造成孩子早产。
家长如何做好早产儿的护理
早产儿因为没有足月,在母体内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养分,所以在护理方面需要更加小心谨慎。家长要精心细致喂养宝宝,注意给宝宝保暖,同时要防止外人接触宝宝,避免感染外来病菌。宝宝的居室要保持安静、清洁。
1、注意保暖
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25℃,被窝的温度应保持在30—32℃,房间要经常开窗通空气。换尿布时动作要快,不要凉着孩子。体重低于2.5千克时,不要洗澡,可用食用油每2—3天擦擦婴儿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皱褶处。若体重3千克以上,每次吃奶达100毫升时,可与健康新生儿一样洗澡。
2、精心喂养
早产儿体重增长快,营养供给要及时,是母乳喂养。住院时,妈妈挤出奶来由护士喂,回家后就可以直接喂奶了。吃奶量可根据孩子的体重来确定,一般说来,每千克体重每天需要150—180毫升,2.5千克重的婴儿每天喂350—450毫升就可以了。喂奶的次数每天7—9次或按需哺乳。
3、防止感染
除专门照看孩子的人外,不要让其他人走进早产儿的房间,更不要把孩子抱给外来的亲戚邻居看。专门照看孩子的人,在给孩子喂奶或做其他事情时,要换上干净清洁的衣服,洗净双手。
4、保持安静
早产儿的居室要保持安静、清洁,进入早产儿的房间动作要轻柔,换尿布、喂奶也要非常轻柔、敏捷地进行,不能大声喧哗或弄出其他刺耳的响声,以免惊吓婴儿。
出院后,家长在家如何照顾早产宝宝?
早产儿喂养
v 孩子吸吮力气不足,应耐心喂养,出院初期,一次喂奶多是需要30-40分钟。
v 刚出院回到家的宝宝,头两三天内,其每餐的喂食量先维持在医院时的原量不必增加,到适应家里的环境后再逐渐加量。
v 少量多餐及间断式的喂食方式,可减少吐奶发生及呼吸上的压迫。
v 可喂食早产儿奶粉,以促进消化及增加营养吸收。
科普小知识:早产儿喂奶时间和份量:给早产儿开始喂奶时间一般在生后6-12小时开始喂糖水,24小时开始喂奶,体重2公斤左右的早产儿可以每3小时喂一次奶,体重1.5公斤以下的早产儿每2小时喂一次奶。奶量计算法可以参考下列公式: 初10天内早产儿,每日喂奶量(毫升)=(婴儿出生实足天数+10)×体重(公斤)/100。 生后10天以上,每日喂养量(毫升)=1/5-1/4体重(公斤)。
身体健康信号
v 注意体温的保持及温度的衡定性以免致病。
v 保持与医生密切的联系随时能咨询。
v 定期回医院检查及治疗:如视听力、黄疸、心肺、胃肠消化及接受预防注射等。
v 熟练幼儿急救术,如吐奶、抽搐、肤色发绀时的处理、以备不时之需。
日常生活中
v 与早产儿玩耍时动作要慢,不要经常用新玩具、新面孔包围他,不要过分刺激。
v 晚上又黑又静,早产儿可能不习惯,可亮夜灯以助早产儿适应环境。
v 早产儿喜欢被襁褓裹起来,注意襁褓一定要柔软无刺激性,头部绝不能包起来。
v 早产儿由于呼吸系统未发育完善,必须空气洁净,禁止吸烟。
v 婴儿床上用品及婴儿室内家具的颜色都不宜过鲜明亮,以免对早产儿过分刺激。
v 如果早产儿能吮吸,就让他吸奶嘴,这样可以协助他发展口腔活动技能。
父母必修课:早产儿发育评估
父母必须谨记的是,早产儿的心智发展,必须以矫正年龄来评估(矫正月龄=出生后月龄-(40-出生时孕周)/4)。例如:孕周只有32周的小宝宝,现已出生3个月,他的矫正月龄=3-(40-32)/4=1个月。这时可将孩子的身高、体重和头围与正常婴儿生长曲线表中1月龄进行比较。矫正月龄使用到孩子满24个月(2岁)时。
大多数早产宝宝两三岁的时候会在发育方面“赶上”同龄的孩子。在这之后,任何身高或发育方面的不同,都很可能是个体差异的结果,而不是因为宝宝是早产儿。有些出生时很小的宝宝,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赶上同龄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