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如果稍有护理不当,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常见症状有什么?如何治疗呢?
产后出血
阴道流血过多,产妇烦躁、头晕、打哈欠、出冷汗、颜面苍白、脉搏微弱、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防治措施:
1.做好孕期保健和产前检查。
2.产妇应补充水分,以防休克。
3.若遇产妇大出血需急送医院,产妇应取头比脚高位,并尽量减少颠簸。
产褥热
低烧、恶露多,有臭味;重症者高烧、发冷发热,全身不适,子宫检查有压痛感。
防治措施:
1.做好孕期、产期和产褥期卫生。
2.妊娠晚期及产褥期要避免盆浴和性生活,要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卫生垫。
3.遵医嘱用药。
产后尿潴留
产后头两天,产妇有尿意却不能正常排出叫尿潴留,尿潴留会使产妇增加感染机会,引起膀胱炎和肾盂肾炎。
防治措施:
1.用热水冲洗会阴部,引起中枢神经反射刺激排尿。
2.不习惯卧床排尿的产妇,可由人产妇下床小便。
3.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下腹部,可刺激排尿。
4.在医生指导下用导尿管导尿。
产后便秘
产后便秘是产妇的常见症状,皆因卧床休息、食物缺乏纤维素及肠蠕动减弱、会阴切开或痔疮疼痛不能用劲或躺着解便不习惯等引起。
防治措施:
1.加强产后活动,一般产妇在产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
2.注重饮食调理,产后多饮开水,多吃利便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食品。
3.一旦发生便秘,可喝一些蜂蜜水,轻的可以用开塞露,重的要请医生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