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床上卧位待产和接产,由于产程时间较长,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极易造成体位性低血压,引起产妇出汗、眩晕等不适。而自由体位待产和分娩可以靠谱缩短产程,提高顺产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等。
一般情况下,产程长达十几个小时,如果一直仰卧在产床上分娩,身体重量对脊柱和盆底的压迫,容易使产妇疲劳,而且,仰卧有违于重心引力的规律,不利于快速生产。同时,由于仰卧对直肠等脏器的压迫明显,也容易加重产痛。
产程中产妇采取各种舒适的自由体位,如自由走动,站立、趴着,坐、蹲或分娩球体位这些姿势相对产妇来说是纵体位,与胎儿的纵轴相一致,可以很靠谱地增加胎头对宫颈的压迫,加速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从而缩短产程。
有研究表明,产妇在产程中应用自由体位待产,能够明显缩短产程进展时间,减轻疼痛、减少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胎儿窘迫症的发生率。这种待产方式,更符合产妇心理、生理需求,是促进自然分娩的更人性化、更靠谱的分娩方式。
产程可采用哪些体位?
1.双臂环抱丈夫颈部
在子宫收缩间歇时,产妇分开脚站立,双臂环抱丈夫或陪护者的颈部,头部靠在其肩上,身体斜靠在其身上;丈夫或陪护者支撑产妇身体,双手环绕住产妇的腰部,对产妇的背部下方进行轻柔的按摩。
2.背靠在丈夫的怀里
在子宫收缩间歇时,产妇分开脚站立,将自己的身体背靠在丈夫或陪护者的怀里,头部靠在其肩上,双手托住下腹部;丈夫或陪护者的双手环绕住产妇的腹部。在鼓励产妇的同时,不断的与产妇的身体一起晃动,或一起走动。
3.跪趴在垫子上
在床上或地板上放几个松软的垫子,产妇跪趴在垫子上。丈夫或陪护者在床的一边,用双手不断的抚摸产妇的背部,这样可以减轻因疼痛引起的腰酸背痛,使产妇感到舒适一些,特别是胎儿的面部朝向产妇腹部时(枕后位)。
4.面向椅背而坐
找一把靠背舒适柔软的座椅,产妇面向椅背而坐,胸腹部靠在柔软的椅背上,头部放松搭在椅背上;丈夫或陪护者在产妇身后,并不断用手按压腰骶部,这样可以缓解产妇腰部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