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生》用“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来形容医生的工作内容,深圳远东妇产医院乳腺科何海芳医生亦是如此。这颗赤子之心,从穿上白大褂那一刻起就从未动摇,不忘初心,处处为患者着想,用仁心仁术践行一名医者的责任与担当,是何海芳医生的医道信仰。
在从事乳腺科工作的10余年里,何海芳医生见证了太多面对身患乳腺疾病而失去健康与自信的患者,每一次看诊,或是每一次在无影灯下的手术,都交相辉映,叠加成她芬芳年华里的一段段时光胶片。
未经历切实的风浪,造不出信念的船帆
时间回到2006年,那时的何海芳还在湖南湘雅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31病室,每日目睹着癌症带给患者的痛苦。同年,同事小丽通过检查,发现乳房有肿块,彩超及钼靶均提示BI-RADS 4C类,很可能是恶性肿瘤。而小丽本身就是医生,对手术的感觉再了解不过了,但小丽告诉何海芳:“我真切地体会到病人是怎样试图从医生的每个表情中寻求安慰的心情,即使他们并不能看到医生的脸。”
因为 “切除乳房”影响了身体外观,更是让小丽感受到异样的目光,碾碎了她以往的勇气与信心。在可怕的癌症面前,谁的内心能没有一丝波动呢?
这也让何海芳意识到,原来在癌症面前,医生也做不到“淡定”,更何况那些对乳腺癌一无所知的病人们。正是因为这种铭心的感触,她深深认识到乳腺医务工作者肩上的重任和使命,深深地铭记,要运用自己所学,帮助更多乳腺癌患者康复。
冰冷的手术室中,她亦刀下生“花”
怀孕18周的妍妍,如同往常一样来远东孕检,却得到了一个坏消息,通过系列检查:确诊左乳浸润性导管癌。
由于她还是一个孕妇,在孕激素的影响下,癌细胞转移扩散的几率大大高于平时,必须马上进行手术,否则癌细胞可能迅速扩散,引发严重后果。
这让何海芳医生陷入两难的境地,经过对患者病历、检查结果的严谨评估分析,根据临床指南,与外科、妇产科多学科团队讨论,充分尊重患者意愿,慎重做出了医疗决策:患者处于孕早期,基于本人的健康和病情,抗癌治疗应尽快开始。但考虑到乳腺癌治疗会给胎儿带来的不良影响,建议患者先行人流手术,再开始化疗。
何海芳医生向妍妍详细阐述了治疗方案,以及客观交代了治疗可能带来的风险后,妍妍内心经过一番挣扎,表示对治疗方案和诊疗水平充分信任,同意尽快开始治疗。
zui终何海芳医生为其进行了:乳腺癌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并全程守护妍妍一步一个脚印完成了全部化疗。治疗完成后,妍妍定期回到远东随访,5年随访未发现异常情况。直到不久前,她又再次怀孕,孩子平安健康降生,何海芳医生才感觉到圆满达成使命,一颗颗为母子病情而牵挂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过硬的医疗技术,方成就医者仁心
2021年6月,27岁的丘女士因严重乳痛症辗转求医未果,经过丈夫的建议,于7月中旬,来到深圳远东妇产医院乳腺科,找到何海芳医生。
在看诊过程中,何海芳医生对其进行了身体检查,发现丘女士的双侧乳房触及局限性增厚,部分呈条状感并伴有强烈触痛后,立即安排她进行了乳腺B超、血清泌乳素测定、垂体CT增强扫描等系统检查,发现丘女士的催乳素竟高达2857.000uIU/ML! 结合各项检查结果,诊断丘女士为高泌乳素血症、乳痛症。
何海芳医生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运用低频脉冲、直流电等物理治疗手段,外加中药穴位贴敷、口服中西药物的方法对丘女士进行同步治疗,达到行气散结、疏肝解郁、活血止痛的目的,很快便缓解了丘女士的乳痛症。在每次进行治疗后,何海芳医生都会跟丘女士进行一场“秘密谈话”,问她:“近来过得怎么样?”。丘女士也由一开始的焦虑、敏感,逐渐变为轻松和健谈。
zui终,经过一个半月的治疗以及多次心理疏导后,再次进行身体检查时,丘女士的乳房已变的柔软,催乳素由2857uIU/ML降至约400uIU/ML,较为理想,乳腺增生情况好转,但仍需坚持口服药物一段时间后复查。其丈夫十分感谢何海芳医生,并留下了何海芳医生的联系方式,通过短信,表达了对何海芳医生的感谢。
说到何海芳医生,丘女士及其丈夫都回答道:何海芳医生非常温柔细心,医疗技术也给人很大的安心感。
医路前行,在细节中成就自我
也正是这样的柔声细语、不厌其烦,认真聆听他们的心声,帮助患者疏导的恐惧、树立康复信心的态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与付出,何海芳医生赢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许多慕名而来的患者,走进何海芳医生的诊室,也为挂满锦旗的办公室所震撼。
但何海芳医生仍然是坚守初心、永远保持学习的姿态,即使是在繁重的临床工作之余,依然花大量精力投入在中西结合治疗上。
查资料、翻医书、看来源、辨病症......在每一个平凡的细节中徜徉。
她说:必须要有过硬的医疗技术,才能无愧于医者这个身份。而不断学习前沿技术、不断深入钻研、提高医术,用医术治愈患者,用仁心诠释医道,让这位年轻的医生,不断成长,收获了更多患者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