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敏感、口腔异味、牙龈出血、牙齿发黄...口腔出现点小问题,对许多人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小编了解了不同人对待这些小问题的态度,发现大致上分为三种类型:
当机立断型——“口腔出现小问题的时候就该赶紧处理,不然越拖越伤。”
拖延晚期型——“明天就去看牙医,反正也只是小事,不急不急。”
佛系自愈型——“这种小问题不痛不痒,这么大个人过几天就会好了。”
总的来说,会时刻关注自己口腔的只占少部分人,大部分人还是缺乏爱护口腔的意识,停留在“不发病不治疗”的阶段。
然而常说“病从口入”,是因为进入身体的食物要通过口腔,可以说口腔健康关乎着全身健康。而牙齿作为口腔内的关键,参与着咀嚼、吸吮、言语等,甚至参与着呼吸,更影响着身体的状态。
这些牙齿信号,你是不是经常忽略?
NO.1 牙齿一天比一天黄
牙齿发黄,除了考虑是食物色素的染色,也许是牙结石的原因。
日常刷牙虽然能大致上维持口腔的清洁度,但牙缝里的食物残渣很难清除干净,在唾液与细菌的发酵下,形成牙菌斑附着在牙齿上,钙化后就会变成牙结石。
牙结石不仅让牙齿看上去黄黄的,它还会滋生更多的牙菌斑,如此反复循环会导致身体健康受影响。
NO.2 牙龈红肿、出血
刷牙、进食时牙龈出血,通常会被人们误以为“上火”,而这可能是牙周病的前兆。
这大多数是由于口腔清洁不到位,牙菌斑及代谢物对牙龈造成侵袭,若不管不顾,会引起深部的牙槽骨吸收,形成牙周炎。
NO.3 牙齿表面有黑黑的“污渍”
牙齿表面的黑点或黑线,总是会被人误以为清洁不足,而这其实是已形成的龋齿。
牙齿出现了龋洞不会自我修复,因此要及时补牙,不然浅龋会由浅变深,变成深龋后牙齿可能都难以保留,治疗起来也需要更多的花费。
NO.4 被人尴尬地提醒“口气重”
即使没有吃过多重口味的食物,保持早晚刷牙,口腔异味依旧存在,这就说明存在牙周炎或龋齿。
这个时候若不进行治疗,不仅口臭愈加浓郁,还会容易使牙周组织发生感染,逐渐影响整个口腔的作用。
除了以上列举的几个牙齿信号,咀嚼无力、受不了冷热酸甜的食物刺激等都是口腔问题发出的警告。口腔是许多疾病的引子,而预防和早期治疗可以避免后续许多问题。
保护口腔两大招数
定期洗牙
定期洁牙可以去除牙结石、牙菌斑以及发黄的茶渍、烟渍等,预防牙周疾病。在牙结石没有变顽固之前,洗牙更加舒适省心。洁牙同时还可以了解口腔情况,使牙齿疾病在早期就能被发现,更省心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