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发生脑瘫的原因较多,胎儿在产后3个月中,有害因素影响了胎儿大脑的正常形成,都可导致日后大脑在生长进程中,影响大脑代谢进程,诱发小儿脑瘫。
小儿脑瘫的原因
1、新生儿窒息:尤其是重度窒息。由于窒息缺氧,很容易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出血,致使脑组织损伤。重度窒息的患儿在出生后已经存在脑损伤,由于其脑损伤的存在而导致孩子不能很顺利地娩出。
2、黄疸:黄疸是大部分孩子出生后都可能经历的过程,并不是所有的黄疸都致病。但如果治 疗不及时,胆红素进入中 枢神经系统,尤其在大脑基底节、视丘下核、尾状核等部位堆积,就可能导致核黄疸,而出现智力障碍或脑性瘫痪。
3、早产儿:如今,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不少胎龄只有28周、体重在1千克以下的孩子都得到抢救成活。但是由于胎龄小,脑的发育很不成熟,所以很容易出现脑损伤。如果损伤后出现了中 枢性运动障碍,就可能形成脑性瘫痪,所以早产儿的预防保 健工作成为了脑瘫预防的一个重要内容。
4、其他:双胎、多胎、从事有毒物质工种的孕妇、孕妇居住环境严重污染、饮用不合格水等原因可以导致脑瘫,一定要引起重视。
早产儿脑瘫的症状如何判断?
1、小儿脑瘫早期有一些特殊的表现,比如:不明原因的哭闹、入睡困难、易激惹、喂养困难、容易呛奶、护理困难等。
2、运动发育障碍,大运动的落后较容易发现,一些特殊的姿势和动作可以作为提示,如3个月不会抬头,4个月不会笑,4个月两手仍紧紧握拳不会松开,5个月不会抓物,8个月不会独坐,10个月不会爬;1岁多不会走。
3、姿势异常,脑瘫患儿肌张力异常,常常会导致一些特殊的姿势,如内收肌角小,腘窝角小、尖足、剪刀步等。
4、原始反射减慢或消失,如抓握反射、吸吮反射等;保护性反射未建立,如坐位平衡、降落伞反射等。
医生提示,如果婴儿出现以上这些情况,家长就应注意是否存在脑瘫了,并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进行检查,脑瘫患儿早发现、早干预是治 疗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