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是指婴儿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导致的中 枢性运动障碍。临床上,小儿脑瘫的症状,以姿势与肌张力异常、运动发育落后等为主要表现,常伴有感知、智力、语言、行为等障碍和继发性骨骼肌肉异常,并可有癫痫发作的可能。
小儿脑瘫是一种顽固性神经系统疾 病,根本病因在于患儿脑组织、脑神经的损伤、病变,而脑神经、脑组织的再生和修 复是一项很难实现的工程,因而,脑瘫对儿童的健康危害大,未及时治 疗的可能会造成患儿终身残疾。
小儿脑瘫的的高危因素
婴儿出生前、出生时及出生后,可能造成脑瘫的高危因素,如怀孕期感染、风疹、严重妊高症,小儿出生时窒息,产伤,早产儿,严重黄疸,小儿出生后颅内出血等,都可导致脑瘫的产生。
小儿脑瘫可通过以下5种症状早期发现:
1、哺乳困难,生后不会吸吮,吸吮无力或拒乳,吸吮后疲乏无力,经常出现呛咳、吐奶现象,嘴不能很好闭合,体重增加缓慢,哭声弱或多哭,易受惊吓等。
2、运动发育落后,运动自控能力差,身体发软,过分安静,主动运动少。如3个月到4个月大的小儿不能抬头、翻身、坐、站,动作僵硬、不协调、不对称等,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 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 病。
3、姿势固定、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往往是由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
4、肌张力异常和姿势异常,与肌张力异常及原始反射延迟消失有关。如双手屈指内收,双拳紧握,后臂内旋,头颈后仰、站立时足尖着地,行走时足跟着地,呈剪刀样步态等。
5、不笑,如果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声笑,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以上是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家长如果发现小儿有上述症状,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诊断,发现脑瘫及时治 疗。
小儿脑瘫一定要根据早期症状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在患儿大脑发育尚未定型时及时治 疗,有利于恢复,而错过治 疗时机,就可能给患儿留下终身残疾,影响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