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中含有一种名叫鞣酸类的物质,该物质一旦与蛋白质相结合,就会产生一种沉淀物,就是人们常说的胃结石。当这些沉淀物占据腹腔大量位置后,就会产生让人无法预估的后果。
柿子与高蛋白质食物混合着吃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在这里我们不妨做一个小实验,大家都知道牛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这时我们取一些柿子肉放进牛奶中,看看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出现。大家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牛奶中开始形成许多结晶状的小颗粒,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胃结石”。这种物质既难消化、又难排出,严重时需要用药 物治 疗或动手术才能去除,所以在吃柿子的时候要额外的注意。
吃柿子有什么需要注意?
一、不宜空腹食用
饥饿时胃酸增多浓度高,而柿子含有大量的单宁、胶质及可溶性收敛剂等成分,若与高浓度胃酸相遇,可能结成结石,如果结石成大块就会堵塞幽门,升高胃压,引起胃胀胃痛,严重时还会造成胃结石、胃溃疡、 胃出血、胃穿孔等症。
二、不宜大量食用
柿子含糖量高,多吃对牙齿、口腔不利,并影响食欲。另外,柿子的鞣酸等还会影响人体对钙、镁等的吸收,易使人营养不良。
三、勿与螃蟹同吃
柿子与螃蟹作用后会抑制消化液的分泌,影响健康。另外,因两者同属凉性食物,食用后可引起胃肠疾 病,故不宜同吃。
四、勿与红薯同吃
红薯在胃中的发酵物能使柿子中的单宁、纤维素等迅速发生沉淀,影响胃的正常功能,有可能导致肠梗阻。
五、勿与高蛋白食物同吃
如鱼、蟹、虾、海参等。我国中医们认为,柿子与螃蟹都是属于寒性食物,因此不能够同吃。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讲,含有高蛋白的鱼、蟹、虾、海参在鞣酸的作用下,容易凝固成块,形成胃柿石。
有的人觉得,吃柿子的时候要连同皮一起吃才有风味,其实这样的吃法是不科学的。因为柿子中的鞣酸大多集中在皮中,在柿子脱涩时,不可能将其中的鞣酸全部脱尽,如果连皮一起吃更容易形成胃柿石,尤其是脱涩工艺不完善时,其皮中含的鞣酸更多,建议脱皮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