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营养是每个父母都要重视的问题。宝宝营养达标了才能茁壮成长,那如何判断宝宝营养状况?爸爸妈妈可掌握一些简单的衡量方法,就不用瞎着急了。
怎么判断孩子营养补充得是否充足?
首先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精神好,眼睛灵活有神,活泼好动,不哭闹,很少生病,说明营养足;
其次看孩子的身高体重等发育是否达标,可以测身高、体重、头围、胸围,得到数据与相应年龄段孩子正常水平相比,可以得到基本发育情况。
另外还可以观察下孩子的外貌,如头发乌黑有光泽、小脸红润、皮肤细腻光滑等。
反之,如果宝宝总是精神萎靡,疲劳乏力,提不起精神,挑食、厌食,经常生病,O型腿、X型腿,警惕营养不良及营养不全面。
宝宝营养不达标,很可能你的喂养出了问题!
误区一、为了营养,奶粉太浓
食物在肠道吸收,如果食物的渗透压(奶的浓度)过高,会引起呕吐、腹胀、腹泻、脱水等。同时大部分代谢废物要经过肾脏排出体外,而婴儿肾脏的发育和功能尚不成熟,奶调得太浓,会加重肾脏负担。
误区二、辅食添加过早或过晚
母乳或奶粉足够满足六个月以内婴儿全部需要,提前添加辅食,宝宝的能力、肠胃还没准备好,而过晚添加辅食,一是营养跟不上,二是容易导致以后的厌食、挑食。
误区三、让宝宝多喝汤补充营养
很多妈妈以为汤会比肉还有营养,但其实汤中的蛋白质分解的氨基酸、脂肪以及维生素、矿物质,都是无法与底料相比的。因此,想给宝宝补充营养,喝肉汤并不科学,不妨把肉加工成肉末、肉糜,或根据宝宝的长牙情况,切成薄肉片、小肉块蒸熟给宝宝吃。
误区四、吃太多垃圾零食,正餐不想吃
爱吃零食是孩子们的天性,零食是可以吃的,但是垃圾零食是不可取的。那些含有很多添加剂、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零食,不但没营养,还会对宝宝的脾胃造成伤害,容易让孩子养成挑食、偏食的习惯。
另外,宝宝吃了太多零食之后,对正餐的需求也大大降低,导致该吸收的营养也无法达标。
如何预防小儿营养不良?
1、调整膳食结构:
鼓励母乳喂养,母乳不足或无母乳者,应补以含优质蛋白的代乳品(牛、羊奶、豆浆、鱼肉等),防止单纯以淀粉类食品,炼乳或麦乳精喂养。较大儿童应注意食物成份的正确搭配,适当供应肉、蛋、豆制品,补充足够的蔬菜。
2、重视体格锻炼:
纠正不良卫生及饮食习惯,饮食定时,保证充足睡眠。
3、重视补充儿童所需的营养物质:
增进食欲、促进胃液分泌,改善挑食、厌食,提高儿童对各种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的吸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