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宝宝呱呱坠地起,家长就为宝宝的“吃喝拉撒”操碎了心!担心自家宝宝营养跟不上。的确,宝宝出生的前两年,自身的营养状况,对免疫力、智力和生长发育情况等,起着决定性作用。可在这个关键期,很多家庭在喂养孩子的问题上,仍会犯一些错误。
所以今天小编觉得很有必要来盘点一下那些家长容易犯的喂养误区~好给家长们提个醒。
误区一:给宝宝吃的食物过于精细
宝宝开始吃辅食之后,家长都担心宝宝噎着、呛着,总是会把辅食弄得过于精细。时间长了,对宝宝的进食习惯、营养吸收以及牙齿发育都会有影响。
宝宝的辅食应随着月龄的增加由细变粗、由软变硬,从泥糊状过渡到带有颗粒状、小块状,逐渐增加食物的稠度和粗糙度。这样能让宝宝开始学会咀嚼食物,以刺激牙龈、促进牙齿的萌出。否则一直吃“烂糊糊”的宝宝,牙龈缺乏刺激,不但会造成牙齿的发育迟缓,还容易导致牙齿排列不整齐。
另外,食用过于精细的食物,会丢失很多食物中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植物纤维,容易导致宝宝便秘。
误区二:多吃肉才能长得好
吃啥补啥,吃肉长肉,这是很多老人常说的一句话,想要宝宝们长得白白胖胖的,就一定要给宝宝多吃肉才行。但是,宝宝吃太多的肉就容易变成小胖墩啊,还容易诱发脂肪肝、血脂高、消化系统疾病,危害宝宝健康,因此,不要只给宝宝吃肉,什么都要吃,均衡营养才是王道。
误区三:骨头汤里都是精华
在我们广东啊,大多数妈妈都喜欢煲靓汤,并且固执地认为,汤里都是精华,汤越熬越浓就越滋补。为了给宝宝补钙,妈妈们当然会选择给宝宝喝自认为非常有营养的骨头汤了。
但事实上,汤的营养价值可没有想象中那么高。绝大多数的汤,主要的成分是盐、水、脂肪,蛋白质少得可怜,钙更是微乎其微,所以喝骨头汤是不能补钙的。与其一味让孩子喝汤,还不如让他吃汤里更有营养的的肉渣和蔬菜呢。
误区四:常给宝宝喝果蔬汁
我们一直强调要给宝宝吃新鲜的果蔬,但是很多宝宝还是不愿意吃啊,这可怎么办,于是很多妈妈便把蔬菜和水果放在一起,榨成果蔬汁给宝宝喝。但是这样的果蔬汁缺乏新鲜水果的膳食纤维,还容易造成糖分、能力摄入过多,引起超重、肥胖、龋齿的发生。因此,不要经常给宝宝喝果汁,1~3 岁的宝宝每天喝果汁不应超过 120 mL。
我们可以把水果蔬菜添加到辅食上,做成果泥、菜泥给宝宝吃,而不是直接弄成蔬果汁。
误区五:过早吃大人饭
常常听到有老人对外炫耀自家孙子都可以吃大人饭了,1岁半就能吃肉、菜、喝汤了。
实际上过早给宝宝吃大人饭有你想不到的危害,宝宝的牙齿在2岁半-3岁左右才能长齐,吃饭时不懂得仔细咀嚼食物,嚼两口就吞到肚子里了,这会增加肠胃负担,导致腹泻、腹胀等消化不良的情况出现。另外,大人饭口味都比较重,摄入的盐含量非常容易超标,这会影响宝宝对钙离子的的吸收,增加宝宝患高血压的风险。
因此,千万不要觉得宝宝早点学会吃大人饭是件骄傲的事情,该吃辅食的时候就老老实实地让宝宝吃辅食,一旦宝宝喜欢上大人食物的味道,他就不会乐意再吃辅食了。
误区六:边吃边玩
有些调皮宝宝啊,给他喂饭就跟打仗一样,好不容易给他塞进了一口饭,他又跑到别的地方玩去了,家人不得不跟在屁股后面一口一口地喂,等到吃完这碗饭,一个小时都过去了。还有的家长为了让宝宝能耐心地坐在那里好好吃饭,会给玩具给宝宝玩,让宝宝边玩边吃。这些都是非常不好的饮食习惯。
宝宝吃几口饭就玩一阵子,必然延长了进餐的时间,饭菜变凉,口感自然也会下降,这样会导致宝宝产生厌食的情绪,影响消化吸收。也会使宝宝从小养成做什么事都不专心、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等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