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宝宝洗澡都是不情愿的,因此有时候妈妈们给宝宝洗澡都是慌慌张张的,但妈妈们要注意了,给小宝宝洗澡这几个地方一定不能忽略:
头垢
很多妈妈们看到自己宝宝的头皮上,有黄褐色鱼鳞样的污垢,感觉不好看。一些对此不了解的家长甚至把它们抠掉,或用草药外敷,这是非常危险的举动,因为头垢靠近孩子的脑门,这样可能会引发脑部感染,造成细菌性脑膜炎,严重者甚至导致肢体瘫痪。
头垢的清洗方法:可以用植物油软化,然后它慢慢就会脱落掉,家长其实不必太着急,孩子的头垢一般到6个月左右的时候,自然就脱落点了,宝宝的头皮也就干净了。
图编号:1962678
眼睛
新生儿出生时很容易携带有致病菌,特别时眼睛,很容易并发结膜炎,其次,孩子就容易小手乱抓异物,容易伤及眼部。
眼部清洗方法;一般情况下,家长可以直接用温开水来清洗孩子的眼睛,如果孩子的结膜有红的迹象,建议家长用眼药水给孩子点眼睛,每天点3次。家长防止宝宝自己抓伤眼睛,建议把宝宝的指甲剪短,或者给他戴上小薄手套。
如果家长发现宝宝的眼睛有异物,建议用水冲洗,或者是消了毒的棉签擦掉,如果异物所在的位置比较隐秘,或者家长担心擦拭会伤到宝宝的眼睛,建议带宝宝到医院由专业的儿科医生处理。
耳朵
家长给宝宝宝宝洗澡,要注意耳朵,避免宝宝的洗澡水流到外耳道,如果不小心水流入宝宝的外耳道,让孩子把自己的头偏向一边 ,这样就比较有利于水流出来,或者是用棉签轻轻地把水擦掉,但是家长不可把棉签插到外耳道里面。
感冒时,家长也需要留心宝宝是否出现耳朵不适,耳朵是否有分泌物流出或有特殊异味。感冒期间,孩子总是孩子抓耳朵,要小心患中耳炎。
口腔
宝宝进食后,家长注意宝宝口腔的清洁,适当给孩子喂一点温开水,避免宝宝的嘴巴里残留食物残渣。家长看到宝宝的嘴巴里面有白色的分泌物,警惕小宝宝鹅口疮,及时就医处理。平时,家长也可以适当给孩子补充维生素,保持口腔黏膜的完整,以免发生口腔炎。
脐部
婴儿出生后,被剪断脐带医生会用消毒纱布包扎好,一星期左右自然脱落。如果给孩子洗澡,家长避免孩子在水里面浸泡的时间太长。垫尿布时,尿布比较长,建议在腰部处反折下来,以免尿液蔓延至脐部。
洗完澡,家长可用酒精棉消毒脐部,并留心观察脐带周围是否有红肿、渗水或特殊气味,如果有异常,及时带孩子到医院看医生。
更多育儿问题可微信搜索“yuerxuexiao”或扫描下面二维码,加关注,更多全面育儿知识定时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