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Sepsisofnewborn)是指新生儿期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造成全身感染。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阶段,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病率更高死亡率也高。主要由于新生儿对细菌的抵抗力差,皮肤及粘膜的屏障功能低下,脐部是创口,血液中补体含量少,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不足。此外新生儿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能力不足,胎儿也不能从母体获得足够的抗革兰阴性菌的抗体。导致败血症形成。
【诊断要点】
一、病史
母产后及临产感染、异常分娩、胎膜早破、产程延长、羊水污染、抢救复苏、脐部感染及皮肤粘膜破损。
二、临床表现
1.体温变化足月儿多有体温升高,早产儿、极低体重儿常为体温低。
2.呼吸系统呼吸急促、发绀、重症可有呼吸暂停,三凹征,如血行感染肺部可听到湿哕音。
3.消化道症状呕吐、拒乳、腹胀、腹泻。
4.黄疸及肝脾肿大细菌毒素对红细胞膜的直接作用以及胆红素代谢的影响,部分患儿有黄疸,或在生理性黄疸基础上加重,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常有肝脾肿大。
5.神经系统常有精神萎靡、嗜睡、反应低下,激惹、惊厥、若发生脑膜炎则有尖叫、凝视、呕吐、后囟饱满。
6.其他重的表现面色靑灰或苍白,硬肿症,出血倾向及感染性休克。
7.并发症可发生脑膜炎、肺炎、肺脓肿、脓气胸、肝脓肿、腹膜炎等二重感染。
三、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少于4×109/L,或生后3日内超过20×109/L、杆状核>20%,血小板计数降低,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下降。
血涂片或血培养能发现致病菌(培养应同时一般培养、厌氧培养及L型菌培养),生后12h的胄液细菌涂片阳性或多形核白细胞增高,也提示细菌感染。
脐血中IgM增高,有助于宫内感染的诊断。
免疫法检测细菌抗原,如对流免疫电泳,乳胶凝集、葡萄球菌A蛋白协同凝集,免疫荧光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特异性强,适合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