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一种很危险的疾病,如果能早期正确治疗大部分能治愈,但如果延误了治疗,发生严重并发症(如脑膜炎、全身出血等),死亡率就很高。由于此病缺乏特殊的表现,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只要在分娩过程中,有胎膜早破、羊水混浊、恶臭,孕妇分娩后有发热、感染史,产程长,产程中有不洁断脐史,以及脐部或皮肤感染、口腔外伤,应警惕患此病的可能。如果新生儿出现拒奶、或吃奶减少,反应差、哭声低、面色发灰、苍白、皮肤黄疸加深、体重不增,以及体温波动等,应怀疑发生新生儿败血症。要及时抱往医院诊治。
新生儿败血症没有“典型”的症状,但具有“重病”的“五不”表现,即不吃(吸吮无力,吃奶不及平时的一半)、不哭(少哭或哭声低微)、不动(活动减少或全身虚弱)、不热(体温不升)和不红润(面色苍白或青紫、发黄)。“五不”症状并非同时出现,有1-2个症状就要引起重视了,不能轻易放过。
而且,新生儿败血症时伴发黄疸很常见,有时是的表现,当宝宝的生理性黄疸应该在5-7天后逐渐消退时反而加剧,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黄疸时,首先应怀疑败血症存在的可能。严重的新生儿败血症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如新生儿脑膜炎、肝肾脓肿、腹膜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出现深度黄疸、高热(体温不升)、抽搐、嗜睡或昏迷、全身出血等症状。
温馨提醒:发现新生儿有“五不”严重症状之一,要尽早送到医院治疗。宝宝病情好转时,不要要求提前出院,否则会因为抗生素应用疗程不足而使败血症死灰复燃。母亲的母乳要设法保留住,的办法是每天用吸奶器把乳汁吸出来,送到病室里请护士喂给宝宝吃,这样既有利于宝宝的营养和疾病恢复,又可保住母乳不退掉,以便宝宝病愈出院后可继续母乳喂养。
怎样预防新生儿败血症
注意保护孕妇健康,积极治疗感染性疾病,保持脐部卫生状态。
争取做到的无菌接生,注意对脐带的清洁消毒处理。
注意保护患儿的皮肤、黏膜的清洁,避免损伤。
严禁病人与新生儿接触,母亲发热亦须与小儿适当隔离。
新生儿的衣服、被褥、尿布要保持干燥清洁,能暴晒或烫洗。
注意室内空气新鲜、流通,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或用食醋每日熏2次。
温馨提示:应注意保护新生儿的脐部护理。保护新生儿皮肤粘膜,不使其受损伤,防止感染,一旦发现有皮肤粘膜发炎现象,应迅速治疗。如发生可疑症状时,应就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