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相信为人父母的并不陌生,这是很多孩子出生之后都会出现的现象,有些几天之后即可慢慢的消退,而有些需要经过专业的治疗才能慢慢消退,前者说的是生理性黄疸,后者说的是病理性黄疸。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是无需特殊的治疗即可慢慢的恢复的,而病理性黄疸是需要经过专业系统的治疗才能慢慢的消退的,应对不及时还可对孩子的健康带来很多的危害。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了病理性黄疸的发病呢?关于这一方面的知识,下面就给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胆红素生成过多: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多及肝肠循环增加,使得胆红素生成过多而导致非结合胆红素水平增高而引起的。比较常见的致病因素有:
① 红细胞增多症;
② 体内出血:比如较大的头颅血肿、皮下血肿、颅内出血、肺出血和其他部位出血,引起血管外溶血,使得胆红素生成过多;
③ 同族免疫性溶血:见于母婴血型不合,如ABO或Rh血型不合等;
④ 感染:细菌、病毒、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和原虫等引起的重症感染皆可导致溶血,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杆菌引起的败血症比较多见;
⑤ 肝肠循环增加:先天性肠道闭锁、先天性幽门肥厚、巨结肠、饥饿和喂养延迟等可使得胎粪排泄延迟,使胆红素重吸收增加;
⑥ 母乳喂养;
⑦ 红细胞酶缺陷;
⑧ 红细胞形态异常: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婴儿固缩红细胞增多症等均由于红细胞膜结构异常使红细胞在脾脏破坏增加;
⑨ 血红蛋白病等。
2)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由于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能力下降,使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升高引起。比较常见的致病因素有:
① 窒息、缺氧、酸中毒及感染;
② 先天性UDPGT缺乏;
③ Gilbert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的、良性的高非结合胆红素血症,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④ Lucey-Driscoll综合征:及家族性暂时性新生儿黄疸;
⑤ 药物:某些药物,如磺胺、水杨酸盐、吲哚美辛等。
3)胆红素的排泄障碍:是由于肝细胞和(或)胆道对胆汁分泌和(或)排泄障碍所致,引起高结合胆红素血症,也可伴有非结合胆红素增高。比较常见的致病因素有:
① 新生儿肝炎:多由病毒引起的宫内感染所致;
② 先天性代谢缺陷病;
③ Dubin-Johnson综合征:即先天性非溶血性结合胆红素增高症,比较少见;
④ 胆管阻塞:由于先天性胆道闭锁或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使肝内或肝外胆管阻塞,是结合胆红素排泄障碍,是新生儿时期胆汁淤积性黄疸的常见原因。
以上这些原因都是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病的重要因素,家长们在面对以上这些情况的时候要引起重视,尽可能的积极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就诊,维护孩子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