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婴儿出生后,可以留在医院的深切治疗部数月,需要注射、管道喂食和血液测试等。早产儿面临诸多治疗性的刺激,如打针、抽血或吸痰等的操作。那么应该如何减少对其表皮的刺激呢?
1、在操作时,应给予肢体支持(一手握住婴儿的双膝将双腿靠近躯体,另一手掌轻压上肢使其靠近后胸)使其形成屈曲体位)。
2、尽量减少对肢体的捆绑;另外,温柔的抚触、非营养性吸吮(安慰奶嘴)也能减轻疼痛感,必要时可适当使用止痛剂。
3、在有疼痛刺激时,让孩子屈曲位、被包裹也有助于早产儿植物神经、状态、行为的稳定,如采足跟血后,孩子会处于疼痛状态,如果给予侧卧位或仰卧位,使孩子上肢或下肢贴于躯干部,可减轻疼痛对孩子的影响,减少心跳次数、缩短哭泣时间、促进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