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认“早产症状” 预防早产儿
医生解释,早产是可预防的,关键是要及早诊断,及时治疗。当出现以下3种情况之一时必须去医院检查。
1.阴道出血:少量出血是临产的先兆之一,但有时宫颈炎症、后置胎盘及胎盘早剥时均会出现阴道出血。这时出血量较多,应立即去医院检查。
2.下腹部变硬:在妊娠晚期,随着子宫的胀大,可出现不规则的子宫收缩,几乎不伴有疼痛,其特点是常在夜间频繁出现,翌日早晨即消失,称之为生理性宫缩,不会引起早产。
如果下腹部反复变软、变硬且肌肉也有变硬、发胀的感觉,至少每10分钟有1次宫缩,持续30秒以上,伴宫颈管缩短,即为先兆早产,尽早到医院检查。
3.破水:温水样的液体流出,就是早期破水,但一般情况下是破水后阵痛马上开始,此时可把臀部垫高,平卧,马上送医院。
早产的中医治疗方法:
1.气血虚弱型
妊娠中晚期,小腹坠胀、肢软,或有少量淡红色阴道出血,心悸气短、纳差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等症状。
治宜补气养血安胎,用补中安胎饮加减:党参、黄芪、熟地各15克,白芍20克,黄芩、菟丝子各12克,苏梗、甘草各6克。如出血者可加阿胶15克;纳少、便溏加山药20克;腰酸、肢软加桑寄生、断续各12克。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
2.肾虚型
妊娠中晚期,腰腹酸坠、小腹阵痛,有阵阵紧逼之势,或有羊水溢出或阴道有少量暗红色下血,尿频、耳鸣、舌淡苔白、脉沉细而滑等症状。
治宜益肾安胎,用补肾安胎饮加减:菟丝子、党参、阿胶、断续各15克,白芍20克,白术、杜仲、桑寄生各12克,甘草6克。小便失禁加益智仁、覆盆子各10克。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
3.血热型
妊娠中晚期,有胎动坠下的症状,并见阴道下血鲜红、口干欲饮、尿少便结,或有五心烦热、舌红苔薄黄、脉象滑数等症状。
治宜养血清热安胎,方用保阴煎加减:山药20克,苎麻根30克,旱莲草、白芍、侧柏炭、生地各15克,断续、黄芩、黄柏、菟丝子、阿胶各10克。心烦者可加麦冬、茯苓各10克。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