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经顺产的妈妈于产后3天内、剖宫产的妈妈在术后6天内不能排出大便者称为产后排便困难。这是产褥早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妈妈常因此感到异常的痛苦,常同时合并排尿障碍,重者易并发腹胀、腹痛、肠梗阻等。
产后1-2天排便为正常
待产时,妈妈的进食量通常会减少,且黄体素使肠胃蠕动速度变慢。加上变大的子宫压迫到直肠、背肌与腹肌,很多妈妈产后1-2天才会开始恢复正常排便。然而不少妈妈基于上述原因,外加饮水少,从怀孕后期就开始出现便秘的症状。如果产后又因疼痛而不敢排便,或是没有把握时间尽快下床活动,都会加重便秘的情况。
以下这些情况导致产后排便困难。
1.会阴切开术、器械助产者,切口疼痛。尤其是缝合会阴不当,缝穿直肠,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导致术后肛门异常剧痛。
2.会阴撕裂,尤其是会阴Ⅲ度撕裂、肛门外括约肌损伤者。
3.合并痔疮或直肠息肉等病变者。
4.既往有便秘史,尤其是孕期有便秘习惯者,通常可延续至产后。
5.产后卧床过久、活动较少者。
6.产程延长、滞产,尤其为第二产程延长者,产妇极度疲劳。
7.剖宫产术切口疼痛。
8.精神紧张、不习惯或对自己排便缺乏信心而暂时不能排便。
9.分娩过程中曾应用各种麻醉药物,使肠蠕动受抑制而影响排便。
10.不良饮食习惯,分娩前后进食大量不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甜食等,食物中缺乏维生素。
11.产程中消耗大量体液,产后出汗多,未能及时补充,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钾者。
顺利排便妙招
若在产后1、2天内都还没解便,妈妈先不用担心,只要维持定时走动与摄取足够蔬果的习惯,通常很快就能恢复。产后要尽早活动,恢复肠蠕动和功能。一般来说,顺产后6-8小时,妈妈就可以坐起,进行一些翻身活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下床活动。对于剖宫产的妈妈,可以先在床上进行翻身运动,再根据身体恢复情况开始下床活动。
产后饮食上,要多吃绿色蔬菜,芹菜、韭菜、菠菜,这些青菜中含有较多的植物纤维,可以促进肠蠕动和排空。还可以吃一些具有润滑肠道的食品,如香蕉、白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