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床上卧位待产和接生,由于产程时间长,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极易造成体位性低血压,引发产妇出汗、眩晕等不适。自由体位待产与分娩正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所提出,它一方面可以消除产妇的紧张与恐惧,提高其顺产的信心和依从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医患纠纷,提高了对助产士服务工作的满意度。
分娩体位:
侧卧位:即产妇可以自己选择坡度进行侧卧位,即调整床头,使其高度适应产妇的身体坡度,尽量的突出臀部,在保持脊背不弯曲的情况下,尽量将膝关节弯曲。侧卧位时,腰骶部胀痛感可以减轻,会阴得以放松,从而撕裂发生率减少。
半坐卧位:产妇直立坐于产床之上,医院的助产士要随时注意监测产妇的各项身体指标的变化情况,并随时注意对外阴的消毒,以防止在分娩的过程中产妇外阴的感染。
此外,第二产程还可采取俯卧位、蹲位。
产妇进入待产室,排除胎先露异常及严重并发症不能下床活动的产妇,其余的可在助产士的指导下选择自由体位:即卧、走、站、坐、趴、跪、蹲等方式,任产妇自由选择。
卧:可左右侧卧、半卧、尽量避免仰卧;
走:下床在待产室附近走动;
立:站在床尾,以床尾栏为支撑扶手,臀部左右摆动,或背靠墙站,双手扶在床围栏上;
坐:可正坐,也可反坐;
跪:双脚分开跪在软垫上,臀部翘高左右摆动;
趴:双手抱棉被趴在软垫上;
蹲:双手扶床边、扶椅子,两脚分开蹲在地上。
分娩是一个健康、自然、正常的生理过程,让产妇在分娩过程选择自己喜欢喝感觉舒适的体位,分娩回归自然,减少医疗干预的体现,不仅满足了产妇的身心需求,调动了产妇和家属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还促进和支持了自然分娩率,降低了剖宫产率,同时提高了产科质量,保障了母婴安全,是促进自然分娩的更人性化、更靠谱的分娩方式,值得产科工作者在临床中普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