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的发展,对分娩领域的探索,让女人生孩子再不不是仰卧在床上十几个小时的慢慢煎熬。
现在的分娩,更加的个性化、人性化、自然化。当我们保持一个姿势时间很久不舒服时,是否感到换个姿势就轻松很多呢?多体位分娩也是同样的道理。调整产妇的分娩体位,是一种简单、创伤小的缓解疼痛的好方法。
除了减轻疼痛,变换体位还有诸多好处。
1. 使产妇骨盆骨骼重新调整,有利于骨盆形状和容积发生变化,适应胎儿需要。
2. 引发更频繁、持续时间更长的宫缩。
3. 调整“下降角度”,即胎儿体轴与骨盆轴之间的角度。
4. 有利于发挥重力优势作用。
5. 增加胎儿氧气供给。
当然,所有的孕妈都必须首先明确一个概念:没有哪一种单一体位对任何情况或妊娠时候都适合。
那么,常见的分娩体位有哪些呢?
1. 侧卧位
产妇侧卧于床上,双臀与膝盖放松,在两腿之间放一个枕头,或者护士将上面的脚放在腿架上支撑起来。
这个姿势有利于产妇休息。左侧卧位有利于降低血压。这种侧卧体位还避免了对骶骨产生压力,在第二产程中,当胎儿下降时有利于骶骨向骨盆后方移位。但是当需要重力加速胎儿下降,尤其是在第二产程进程缓慢时,不要用侧卧位。
2. 侧卧位弓箭步
产妇在侧卧位时,上面的脚用力蹬旁边的陪伴者或导乐胯部。每当宫缩时,陪伴着前倾身体向产妇的脚轻微用力,使产妇胯部和膝盖弯曲。
这个体位改变了骨盆形状,轻微打开上面的骶髂关节,增大该侧骨盆空间,增加枕后位或倾势不均胎儿的旋转机会,尤其适合宫颈扩张和胎头下降缓慢或怀疑胎位异常的产妇。由于脚一直蹬着实物,这个体位让产妇很有安全感。
3. 半卧位
产妇坐着,通过把床升起或同伴在后面支撑,使产妇的背与床呈45度角。这种姿势相对舒适,也便于助产士观察会阴。由于采取坐着的姿势,可以更好的利用重力优势,增大骨盆入口径线,增加胎儿血氧供应。但是要注意,这个姿势不适合患有低血压的产妇。
4. 垂直坐位
产妇垂直的坐在床上、导乐球、椅子上,上身由护士支撑。这个体位能使产妇减轻骶部疼痛,易于进行骶部按摩。
除了以上这四种分娩体位,还有截石位、膝胸卧位等,没有一种的体位,都应视产房中当时的情况而定。
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