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不仅能给宝宝补充均衡营养,还能防止母亲患上乳腺炎等疾病,更能拉近母婴之间特殊的情感。但是,许多新妈妈的乳汁很少,这是为什么呢?
1、 精神因素
都说月子期间决不能惹恼新妈妈,因为情绪能影响出奶量,这是真的吗?从医学角度讲,宝宝在吸吮时,吸吮刺激通过乳头及乳晕上感觉神经末梢,传入脑吹起后叶,缩宫素释放,并进入血循环,作用于围绕腺泡的肌上皮细胞使其收缩,引起乳汁从腺泡、小导管进入输乳导管和乳窦而喷出。吸吮时刺激对射乳建立起关键作用。但感官刺激如听觉(宝宝哭闹)和视觉也起到重要作用。严寒、焦虑、疼痛可使射乳减少。一般认为产后休息不好、生气、忧虑和对哺乳信心不足等因素能够抑制脑垂体分泌缩宫素影响母乳喂养。因此在哺乳期应尽量避免这些不利因素。
2、 母婴健康
孕期患病(如贫血、肝炎、甲状腺瘤等)能使产后母乳喂养时限减少。产后感冒能使泌乳量锐减。疾病可通过下列途径影响母乳喂养:1.疾病本身导致泌乳量减少或无乳。2.因病造成食欲差、营养不良、精神紧张、休息不好等导致泌乳量减少。3.因病用药产妇担心药物通过乳汁影响宝宝健康而停止哺乳。4.因患病害怕传染给宝宝而停止哺乳。5.婴儿有病拒乳,吸吮次数减少,产妇焦虑等均使泌乳量下降。
3、 营养
母乳来源的物质基础是有足够营养素摄入。为泌乳成功母亲必须在孕期储存约4kg以上的脂肪。蛋白质摄入量需在每天摄入量的基础上额外增加20g。乳母营养和饮食成分对乳汁量有明显影响。在营养不足的情况下增加营养如蛋白质、维生素能提高泌乳量。正常健康产妇分娩后应以小米汤代水饮用,可使泌乳量增多。但当营养满足机体需要后,仍单纯增加营养并不能增加泌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