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以来,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了30年,至2010年,我国总的生育率仅1.18个,低于国际公认人口更替水平(2.1个),推广再生育,促进人口更替十分迫切。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启动,2015年,又一次人口政策开始调整,这标志着“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将正式实施。但是二孩政策的放开,还面临着许多困难,比如备孕二孩的女性的生育问题,比如瘢痕子宫、妇科疾病、不孕不育,给产科医生带来了新的挑战,预计未来2~3年将出现积累的再生育需求井喷的现象。
再生育人群面临哪些问题?潜在危险不容忽视
再生育人群存在潜在数量庞大、结构复杂、疾病谱多元化等问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在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中有很大比例,潜在的医疗需求不容忽视。毫无疑问,规范化的再生育医疗管理体系有助于提高再生育人群的妊娠安全,切实改善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再生育概念及目标人群
(1)一般概念:首先,再次生育与简单生二孩有巨大差别,也非高龄孕妇叠加妊娠合并症,确切说是专门针对那些已经准备放弃生育的妇女,因为种种原因重新规划妊娠的人群。目前,针对再生育人群的医疗概念和体系尚处于缺位状态,更未见专门论述。
(2)目标人群:笼统指年龄在35周岁以上,存在一系列对母婴健康有不利影响的疾病,已生育过,且前次分娩方式对本次妊娠存在一定风险。
再生育的医疗规划
为了做好优生优育工作,纠正产前并发症、合并症,预防胎儿畸形等,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再生育疾病的孕前干预与管理:评估是否适合再妊娠,对于妇科疾病的治疗、营养元素失衡的调节,女性内分泌、卵巢功能的改善,内外科合并症的控制。
(2)再生育人群的孕期管理:产前检查、孕期营养指导、体重管理、妊娠期合并症、并发症的预防。
(3)中止妊娠的方法和时机:采取合适的时间和方式终止妊娠,比如一胎剖宫产,二胎何时分娩,如果不适合顺产,需要提前中止妊娠,以减少分娩的危险性,高风险新生儿的产时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