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产科纪录片《生门》的热播,引发了无数人对人生的感叹,生之门也是死之门,在这部片子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但其中听到最多的大概就是妊娠期高血压了,今天就让我们了解一下,准妈妈们很容易忽略的妊娠期高血压吧~
妊娠期高血压在我国的发病率为9.4%,多见于孕20周以后,尤其是孕32周后较为多见。
妊娠期高血压的概念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与高血压并存的一组疾病,基本病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痉挛,内皮损伤及局部缺血。多数发生在妊娠20周与产后两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病情严重者会产生头痛、视力模糊、上腹痛等症状,若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全身性痉挛甚至昏迷、死亡,是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很常见的,因为其常合并产科出血、感染抽搐等是造成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按国际有关分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先兆子痫、子痫、原发高血压并妊娠、及因肾病、肾上腺疾病等继发高血压并妊娠等。
7类妈妈易得妊娠期高血压:
1、年轻的初孕妇(年龄低于18岁)或高龄初孕妇(年龄高于40岁);
2、对怀孕缺乏心理准备,精神压力较大的孕妇;
3、个性强、急躁、易冲动的女性;
4、孕前偏胖的女性,怀孕后会增加血压升高的危险;
5、有慢性高血压、肾炎、糖尿病等病史及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孕妇;
6、营养不良、贫血、缺钙或患有严重低蛋白血症的孕妇;
7、羊水过多、双胎或多胎、怀巨大儿及葡萄胎等造成子宫张力过高的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