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贫血是孕妇在妊娠过程中较常见的情况,妊娠期内如果发现了自己贫血该怎么办?要知道孕妇贫血不仅对自身健康有危害,还会直接影响到腹中宝宝的健康发育。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妊娠贫血吧!
一、妊娠期贫血的诊断标准
孕妇血清铁蛋白及血红蛋白检查是敏感的指标。当血清铁蛋白低于12微克/升或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时,即可诊断为孕妇贫血。
二、妊娠期贫血的危害
妊娠中期,母体内血液急速增加,加上来不及制造红血球,于是血液变成水血症,易发生贫血症状。如果孕妇未能从食物中摄取比平常多的铁质,则将导致缺铁性贫血。从血液中红血球的数量,或红血球中血色素的量可以判断是否有“贫血”征兆。
孕妇患贫血后,因为供氧不足容易感到疲倦,并出现头晕眼花、四肢无力、活动后气急、心跳加快等症状。
这些症状对胎儿生长发育不利。另一方面,由于胎儿所需的氧气来自孕妇,孕妇贫血会导致胎儿缺氧,严重的还会发生死胎、早产,出生的新生儿体重也轻。
此外,孕妇贫血将使并发感染的机会增多,直接影响分娩时子宫的收缩力,有可能造成滞产。贫血特别严重的孕妇,分娩时还可能引起大出血,对生命构成危险。
因此,您要特别注意预防和纠正贫血症。
如何预防与治疗呢?
01、饮食
加强孕期营养指导,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瓜豆类、肉类、动物肝脏及肾脏等食物。
02、药物
补充铁质。一般口服铁剂治疗,绝大多数效果良好,而且此方法简便,价格低廉。口服铁剂治疗应尽早开始,单纯缺铁性贫血经治疗2周后,血细胞比容及血红蛋白浓度升高,并继续上升,可于4~6周后逐渐恢复正常,定期复查血常规看看你的血红蛋白回家了没。
药物治疗和食疗同时进行的话,患者的贫血症状才能尽快好转,特别是贫血严重的患者,一般需要连续补血1到2个月,情况才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