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
一条孕妇酒店大堂产子的新闻登上热搜
“有孕妇喊腹痛,当场就生了……”
当时在酒店的客人回忆道,
场面一度非常紧张、惊险。
什么是急产?
一般情况下,初次生产的准妈妈整个产程的时间为12-16小时,二胎及以上的准妈妈整个产程为6.5-7.5小时。
初产妇,每小时子宫颈扩张的速度大于5厘米;经产妇,每小时子宫颈扩张速度大于10厘米。整个产程小于3小时,可判定为急产。
急产的产程时间短是好事?
事实恰恰相反呢!急产属于非正常的分娩,
非足月急产,宝宝出生后的存活率低;
足月急产,对于宝宝和准妈妈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1、对宝宝的伤害
急产时的宫缩力度过强、频率过快,子宫内出现缺血、缺氧的状况,容易发生宝宝宫内窘迫。同时宝宝出生过快,由于宫内和外界压力的变化,容易造成宝宝皮肤下的毛细血管破裂。
2、对妈妈的伤害
急产是一种快速分娩的过程,没有给产妇的宫颈和产道适应的时间,容易造成会阴撕裂,也容易出现产后大出血,以及产后感染。
3、母婴有感染风险
如果急产发生的毫无征兆,分娩时间、地点没有保障,宝宝有可能突然掉落,头部、颈部容易遭受撞击,同时没有专业的医护团队,消毒措施不够,容易造成新生儿脐带感染,增加妈妈产后感染风险。
哪类人群容易出现急产?
多次妊娠
有急产史
早产(28-36周)
胎儿体重较轻
两次怀孕间隔时间较短
18岁以下或40岁以上
患有贫血、甲亢、高血压等疾病
发生急产,怎么办?1、 尽量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先要拨打急救电话。
2、 找一个干净、整洁的区域,保持蹲坐或者半卧姿势。避免孩子出生时头部着地,尽量放松,避免分娩太快导致撕裂。
3、 胎儿出来后,将宝宝包裹起来保暖,及时清洗口鼻,拍打孩子后背让他哭泣。
4、 不要剪断脐带,将胎盘放在高于婴儿或与婴儿高度相同的地方,尽快前往医院或原地等待救援。
面对可能发生的急产,如何避免?
1、 定期产检;
2、 预产期前两周不要外出,避免剧烈运动;
3、 一旦出现临产征兆,及时就诊;
4、 已知可能发生急产孕妇,随时做好就医准备,必要时提前入院待产;
5、 了解临产三大征兆;
a) 见红:出现鲜红色或褐色血丝的黏液分泌物,一般发生在阵痛和破水的前一两天。不足月(28-36周)的准妈妈出现见红情况,应立刻就医。
b) 破水:当无法控制的大量液体从阴道流出。应立即平躺,垫高臀部,尽快到医院待产。
c) 阵痛(宫缩):时间越来越短、强度越来越密集(肚皮发紧发硬),当出现10分钟一次时的规律阵痛时,急产高危人群,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