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礼记内则》记载,称之“月内”,是产后妇女必须的仪式性行为。从社会学的观点,坐月子是帮助产妇顺利度过人生转折,由于婴儿娩出后,生活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从人妻到人母,坐月子的仪式让产妇进入神圣 地位,亲人甘愿为她付出,产妇趁此机会发泄心中的不平情绪,消 除长期以来的辛苦。坐月子就意味着产妇要好好休息,调养好身体,尽快恢复健康。
由于分娩时出血多、汗多、腰酸、腹 痛,很耗损体力,气血、筋骨都很虚弱,此时容易受到风寒的侵袭,需要坐月子来调养,才能恢复健康,因此也就有坐月子一说。
坐月子的目的是让产妇尽快恢复健康,所以在这段期间内需要好好休养、合理食补、调理 气血,及时使用收腹带、矫正骨盆带等才能使身体生理功能、子宫恢复孕前状态,坐月子甚致可以将原本不好的体质在这段时间慢慢调整过来。
坐月子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是新妈整个的生殖系统恢复的一个过程。月子若坐不好,会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孕期担负着胎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母体的各个系统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子宫变大、心脏负担增大、肺脏负担加重,还有皮肤、骨、关节、韧带等都会发生相应改变。分娩后,母体器官又恢复到产后状态,阴道的创口会愈合,子宫缩小,心脏复原,被拉松弛的皮肤、关节、韧带会恢复正常。这些器官能否修复好,取决于月子里是否调养得宜,月子坐的好则恢复较快,无后患;若稍有不慎,则日后身体健康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走下波路。
坐月子的基本原则
1、坐月子慎寒温
随着气候与居住环境的变化,产妇的穿着应做好适当的调整,坐月子室内温度约25~26℃,湿度约50%~60%,穿着长袖、长裤、袜子,坐月子不能吹风,产后气血虚弱、筋骨松弛,风寒湿邪易趁虚而入,引起感冒、头 痛、关节酸痛。
2、坐月子适劳逸
坐月子适度的劳动与休息,对恶露的排出及身材的恢复很有帮助。产后初期,产妇觉得虚弱、乏力、头晕时,须卧床休息,等体力逐渐恢复可以适当的活动,但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姿,劳逸结合更能加快身体的恢复速度。
3、坐月子勤清洁
坐月子期间要保持清洁,避免细菌感染。以后由于生活条件差,家里冬天没暖气,夏天没空调,因此坐月子的规定较严,而有一个月不洗头、洗澡的说法,而如今时代不同了,条件好了,洗头,洗澡要用烧开的水凉到40℃左右来洗头洗澡,洗完头后要及时用干毛巾擦干头发,不要让风吹到头,洗完之后喝碗姜糖水驱寒。
4、坐月子调饮食
坐月子饮食方面应该根据个人体质的差异性来调养,坐月子的饮食须施行阶段性食补:第1周以“麻油猪肝”为主要食品,帮助恶露及其他废物的排出,有条件的可以喝一周的“生化汤”有利于恶露的排除;第2周以“麻油腰子”活 化血液循环,能预防腰酸背痛。第3、4周,恶露已净,可以吃“麻油鸡”,补 血理 气。坐月子主要以温补为主,如产后排恶露、哺乳也许有不顺的情形,饮食与药物就必须改变。
5、坐月子用腹带
产后使用收腹带,对于产后松弛腹肌的生理恢复、保持体形,确实能起到一定的帮助,如由腹带和草本中药相结合的功能产后收腹带,不仅收腹,对产后子宫、产道复旧,促进恶露排净,减少瘀患遗 留等均具良好作用,是目后产科医生比较看好的一种。
6、坐月子收骨盆
孕期由于荷 尔蒙的作用使骨盆扩张,生产时,骨盆耻骨被撑开,若被撑开的骨盆不能及时恢复,不仅会出现胯部增宽、臀部松弛增大的情况,还会出现O型退、耻骨痛、腰痛等问题,因此选用一款优质的骨盆矫正带,对于松弛的骨盆和臀部的恢复极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