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牙,即龋齿,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患有龋齿后,较多的表现就是牙齿表面有黑点,看起来就感觉像是烟渍茶渍,但严重了就会引起牙疼,就像人们常说“牙疼不算病,疼起来会要命”,牙疼的确是让人难以忍受的烦恼。
关于龋齿,还有一点是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的——
龋齿是可以传染给孩子的!
龋齿是一种由致龋菌引起的细菌感染性疾病,主要致病菌是变形链球菌群(简称变链菌),它是人类口腔里常驻的500多种细菌之一种。
变链菌可以通过父母的一些行为传播给孩子婴儿。如:父母亲吻宝宝的嘴、为了试试食物温度而用嘴接触宝宝的奶嘴、饭匙等行为,均会把龋齿病菌传播给孩子。
科学研究表明:婴儿乳牙萌出之前,口腔内不会有龋齿致病菌。因为致病菌只能寄生在口腔牙齿的表面,也就是说婴儿出生6个月左右开始长牙时,就有发生龋齿的可能了。致病菌在婴幼儿口腔中落户定居的越早,患龋齿的可能性就越高。
因此,父母们要积极做到预防和控制致病菌的感染情况,采取良好的喂养方法和口腔护理,阻断细菌传播途径,从而预防龋齿的发生。保护孩子的牙齿,我们需要像下面这样做:
保护好孩子的乳牙
很多家长会认为,乳牙都会掉的,蛀虫了也没关系,好好保护恒牙就行了。但事实却是:乳牙是恒牙的向导,它们会引导恒牙的萌出。乳牙龋坏,就会影响到恒牙的生长。
谨防家庭交叉感染
前面提到了导致龋齿的细菌会通过口腔传染,父母有龋齿,孩子就很容易被传染。所以,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家长可以这样做:
1. 在为孩子测试食物温度时,可用手背试温,避免用嘴接触小勺或食物。
2. 尽量少亲吻孩子的嘴唇,尤其是有龋齿问题的家长。
3. 给孩子夹菜,尽量用公筷或者公勺。
限制吃糖依然重要
限制宝宝吃糖是防止龋齿的首要方法,牙齿与糖过多接触,会阻碍天然牙齿清洁剂——唾液的分泌。像饼干和谷物之类的淀粉类碳水化合物,以及葡萄干之类的粘性食物也会导致蛀牙。
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
培养鼓励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1岁左右的宝宝用指套牙刷或纱布蘸上温开水,轻轻擦拭乳牙和牙床。3岁的孩子应该开始学习刷牙,并要求孩子早晚各刷1次,每天饭后一定要漱口。
带孩子去涂氟
涂氟是目前比较好的保护儿童牙齿的方法。
涂氟不仅能够让孩子的牙齿变得更加坚固,预防牙齿不完全钙化,还能够在蛀牙发生的初期,产生修复作用,可以防止龋坏进一步加重;涂氟也可以减轻牙齿过敏的情况,让孩子在吃东西的时候,对冷热酸甜的敏感度降低。
当然,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涂氟一定要选择放心的口腔医疗机构——
远东口腔
2020年开展大型儿童牙齿防蛀公益关爱行动
从乳牙开始,预防儿童蛀牙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