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育儿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年轻人忙于工作,孩子就指望老人家照顾。我们在感恩老人替我们分担责任的同时,又经常在育儿观念上跟他们闹得不愉快,那么今天来盘点一下老一辈带娃通常会有哪些误区?
一、爱给宝宝加盐 很多老太太都喜欢往孩子的粥里放点盐,不然没有味道孩子不喜欢吃,喂起来也费劲。在她们的观念里,早点给宝宝吃盐是好事,可以让宝宝更有力气,成长得更快一些。
其实,1岁以下的宝宝是不需要吃盐的。宝宝对食盐中的钠需求极少,平时喂的天然食品完全可以满足这种需求。如果过早给宝宝喂食过多的盐,有可能会伤害宝宝的肾脏。宝宝的肾脏尚未发育完善,无法排出多余的钠,长久下去会损伤肾脏。严重者甚至因过多的钾流失而造成心脏肌肉衰弱。
另外,过早添加食盐会影响宝宝未来的味觉发育,容易导致宝宝挑食、厌食。
二、过早添加辅食
如果宝宝成长有进度条的话,那么想使劲往前拉的一定是老人家们。总希望自己家的宝宝能尽早吃上各式各样的食物,早点学会说话走路。有些宝宝都还未满6个月,他们就急着添加辅食了。什么米汤啊、番薯汤的都往宝宝嘴里塞。
这里要提醒各位宝妈们, 一般六个月前是不建议给宝宝开始添加辅食 。由于6个月以前的宝宝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都还没有发育成熟,过早地添加辅食不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况且这个阶段宝宝的推舌反应还未消失,硬是喂各种非流质的辅食很容易引起危险。安心给宝宝吃母乳或配方奶就够了。
三、给宝宝喝蜂蜜、糖水
很多老人家看到宝宝有点便秘就想给他喂点蜂蜜,说是这样就不会便秘了。千万别,1岁以下的宝宝是不可以喝蜂蜜的。他们的肠道尚未完善,喝蜂蜜容易感染上“肉毒杆菌”。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宝宝出现神经痉挛或麻痹的中毒情况。所以想缓解宝宝便秘,还是多喝水比较妥当,实在不行咨询医生也是可以的。
也不要给宝宝吃糖、糖水之类的。新生儿的味蕾很敏感,糖水、橙汁、果汁这些都会损坏宝宝的味蕾,也容易使宝宝口腔滋生细菌、引起蛀牙。另外,这样下去宝宝容易排斥白开水,嗜甜、挑食。
四、嚼咬食物后喂宝宝
这个完全不能忍,直到现在还有很多老人喜欢把食物嚼碎了再吐出来喂宝宝!十分的不卫生!宝宝抵抗力弱,病从口入。这样的喂养方式容易让宝宝感染上幽门螺杆菌、疱疹病毒、各种肠道传染病等,而且还不利于宝宝锻炼咀嚼能力。当宝宝成长到一定的阶段,是要学会自己吃饭的。初期不适应可以先把食物弄得小块一点,软一点,但是不能替宝宝把食物嚼碎!要相信宝宝自己也可以的。
五、给宝宝绑腿
很多老人还保留着帮宝宝绑腿的习惯,说是这样宝宝的腿才能直。着急这个干啥呢,刚出生的宝宝腿就是呈蛙型的。只要不是缺钙,过早让宝宝学走路,一般都会随生长发育自然变直的。这个真的不用绑,绑腿不仅会影响宝宝腿部骨骼发育,如果绑得太紧还会影响血液循环,得不偿失啊。
六、眼屎多不一定是上火
很多老人家看到宝宝眼屎多就判断宝宝上火了,祛一下火就好了。但其实眼屎多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先天性的泪道阻塞导致的泪囊炎。
正常的眼屎一般很少,如果宝宝突然眼屎增多,还伴有鼻塞、咳嗽、发烧等症状,经常揉眼、眨眼、眼红等,都需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尽早治疗。
七、一天到晚“捂成粽“
很多老人家都认为“宝宝不怕热”,少穿一件都担心孩子冷着了,感冒了。于是总能在四季看到穿得严严实实的宝宝,裹得跟粽子一样,这样是不好的。
宝宝的新陈代谢非常旺盛,产热较多,而且体温中枢不健全,体温调节机能差。如果给宝宝穿得过多,不但行动不便,体温升高后会很难排汗,热量散发不出去,容易出现“捂热综合症”。每年都有不少因为捂热综合症死亡的宝宝。
老人比孩子更容易感到寒冷,所以也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也会冷。其实宝宝比老人少穿一件,比青壮年多穿一件就可以了。
虽然老人家有时候会不小心坑了宝宝,但是其实大家都是爱宝宝的。在遇到分歧的时候,要好好沟通,耐心给他们讲解跟科普。新晋的宝妈们平时应该多看育儿书,多听育儿讲座,这样才不会遇到难题的时候只能依赖老人家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