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经因为牙面污垢、牙龈出血、口臭、牙齿敏感等口腔问题找到口腔医生?
当医生建议你需要进行定期洁牙时,你是拒绝还是接受呢?口腔一些疾病困扰着患者,而患者对洁牙的误解甚至抗拒也同样困扰着医生。
那么关于洁牙的真相到底如何呢?作为口腔医生,现在来和大家谈谈民间对洁牙都有哪些误解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洁牙。误解一 :洁牙会损伤牙齿
洁牙只是去除牙面的牙石、牙菌斑、色素、烟斑茶渍等,同时抛光牙面,延迟牙菌斑和牙石的再形成,并没有切削的功能,正确规范的操作是不会损伤牙齿的。
误解二 :洁牙之后牙齿会变敏感
牙石长时间堆积侵入牙龈下并覆盖在牙根表面的患者,且常伴有牙龈不同程度的萎缩。在洁牙之后,牙根没了牙石的覆盖,敏感的牙根暴露在口腔内,遇冷热酸甜刺激会有不适,随着牙龈与牙根的重新贴合以及牙齿对外界刺激的修复性反应,1-2周这种敏感会逐渐缓解至消失,敏感症状严重者可使用抗过敏牙膏或做脱敏治疗。
误解三 :洁牙会让牙齿松动
牙齿松动的本质原因在于牙周炎症导致的牙槽骨吸收,是牙周疾病不断发展的结果,其实在洁牙之前牙齿就已经松动了。对于这样的患者,去除牙石有助缓解牙周炎的进程,阻止牙齿继续松动。
误解四 :洁牙会使牙缝变宽、牙齿变长
有这种感觉的患者一般都患有牙龈炎或牙周炎,通过洁牙除去了牙缝里的牙石后肿胀发炎的牙龈组织会逐渐恢复健康,使得牙缝明显,牙齿“变长”,这一情况出现说明你藏污纳垢的牙缝被清洁干净了且肿胀的牙龈正在逐渐恢复健康,如果不洁牙,牙石及牙龈炎症会导致更多、更严重的口腔问题。
误解五 :洁牙会得传染病
正规的医疗机构所使用的所有物品、器械均是一次性使用或都有严格的消毒灭菌流程和制度,顾客可放心使用!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洁牙?牙菌斑是牙周病的元凶,在除去之后还会不断地在牙面重新形成。菌斑清除不到位,加上唾液中的矿物盐逐渐沉积,日久天长就会形成牙石。
而牙石的存在使得菌斑与组织表面紧密接触,引起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此外,牙石的多孔结构也容易吸收大量的细菌毒素,并且牙石还会妨碍刷牙。长时间不清除,可能引起牙龈炎、牙周炎,出现牙龈出血、口臭,最终引起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等现象。牙石形成后无法通过刷牙去除。
洗牙则是通过超声波或喷砂或手动刮除等方法去除牙面的牙石、菌斑、色素等附着物。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治口腔疾病,而不单纯是为了好看。
通过洗牙可以减轻牙龈炎、牙周炎的炎症状况,但单靠洗牙是不能治愈牙周炎的。要治好牙周病,还应该在洗牙之后进行进一步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