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不让性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怕子宫内膜跑到其他地方生长,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就会产生很多的健康危害,比如严重的痛经、不孕等,反正还是离它远远地。当然不少妹子表示对它不熟,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子宫内膜异位症吧。
1.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为内异症,指的是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子宫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浸润、反复出血,继而引发疼痛、不孕及结节或包块等。简单来说就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以外的任何地方,种植下来并引起一系列以出血、疼痛及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其具有激素依赖的特点。又因为这些“异位”的内膜可以出现在身体任何地方,故其病变就有多样性,侵袭性和复发性。临床上将其描述为有恶性肿瘤生物学特性的良性疾病。其中76%发病在25-45岁,生育少、生育晚的妇女发病明显高于生育多、生育早者。
2.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确切成因至今仍然是个疑问。目前是以Sampson经血逆流种植为主导理论,逆流到盆腔中的子宫内膜经过黏附、侵袭、血管形成等过程得以种植、生长、发生病变。而其中在位内膜的特质起到了决定作用,即在为内膜决定了异位内膜的黏附、侵袭和血管形成的能力,这就是“在位内膜决定论”。其他的发病机制包括体腔上皮化生、血管及淋巴播散学说、遗传学说以及近年来研究比较多的免疫学说。推测其发病很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3.子宫内膜异位症如何分类和分期
按照子宫内膜异位到不同部位,可分为腹膜型内异症、卵巢型内异症、深部浸润型内异症和其他部位内异症四种。卵巢型内异症也就是常称谓的“巧克力囊肿”。目前我国采用美国生育学会(AFS)的分期法对内异症进行分类。根据内膜异位的部位、数目、大小、粘连程度等进行评分,由轻及重分为I期(微型)、II期(轻型)、III期(中型)、IV期(重型)。
4.得了子宫内膜异位症会有怎么样的表现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有超过一半会有痛经的表现,而进行性痛经被视为内异症的典型症状,疼痛常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放射至阴道、会阴、肛门或大腿,常于月经前1-2天开始,月经来潮时剧烈,至月经干净时消失,这是由于异位内膜在性激素的影响下,在种植部位出血刺激局部组织,同时局部的前列腺素等致痛因子异常增加,进一步增加疼痛程度。但这种痛症与病变的程度没有必然相关性,即病变严重者不见得痛经严重,痛经严重者病变不一定严重。但有约27%-40%患者没有痛经,因此痛经不是内异症诊断的必需症状。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孕率高达40%,引起不孕的原因主要有四方面,一是中、重度患者因为卵巢、输卵管周围粘连影响受精卵运输;二是腹腔内微环境改变,影响精卵结合;三是卵巢功能异常,约17%-27%患者伴有排卵障碍,25%-45%患者伴有黄体功能不足;四是免疫功能异常,导致抗子宫内膜抗体增加而破坏子宫内膜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
有约30%患者出现性交痛,由于异位病灶使生殖器官周围组织充血肿胀,纤维化粘连,性交时碰撞子宫收缩上提而发生疼痛。约15%-30%患者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淋漓不尽或经前期点滴出血,与卵巢实质受累、无排卵、黄体功能不足有关。
其他特殊症状则与异位病灶种植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表现,如手术瘢痕部位异位症患者,常在剖宫产或会阴侧切术后数月至数年出现周期性瘢痕处疼痛;肠道内异症可出现腹痛、腹泻、便秘或周期性便血;当异位病灶侵犯到输尿管时,引起输尿管狭窄、阻塞,出现腰痛和血尿。
以上就是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健康能所帮助,出现严重痛经的妹子一定要当心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出现,一经发现及时就诊治疗。远东妇产医院提供“一医一患一诊室”的一对一服务,从环境到设施,从技术到服务,创造安全舒适的就医体验,为患者提供更舒适、更先进、更人性、较靠谱、更体贴的专业医疗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