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月经这位老朋友的一些“异处”,很多人并不重视,总觉得是件小事,但是如果真的是属于月经失调,医生还是建议大家及早去调理,这样做能远离更多的妇科疾病。诊断自己属不属于“月经失调症”,可以从一些六大症状判断。
1、 经血颜色
正常的经血应该是暗红色的,并且混有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宫颈粘液、无血块。如果经血稀薄如水,或者有发黑发紫,此时需要引起重视了,而且经血如果完全是凝血块状,此时应及早就医诊断;
2、月经期过长或者过短
一般月经期大约在2~5天,并且第经血量不多,而第二三天明显增多,第四天开始逐渐减少,直到结束。但是如果经期持续10~20天或者经期过短时,就要引起注意了。
3、经期延长
如果月经周期正常,但经期延长,出血量增多,淋漓不净,甚至长达十余日才结束,就有可能属于“黄体萎缩不全”症状。一般正常的月经期第3~4天时,分泌期内膜就应当全部脱落,患有“黄体萎缩不全”者在月经期第5—6天仍会见到呈分泌反应的内膜或混合型子宫内膜。
4、月经提前
正常的月经周期在28天左右,如果月经周期总是提前1周,可以称之为“月经提前”或者“经早”。如仅仅超前3-5天,且无其他明显症状,那都属于正常的范围。
5、月经延迟
正常女性月经周期为21~35天,提前或延后7天左右仍属于正常的范围内,但是如果超出7天后还没有来月经,就被称为月经推迟。不管是经期提前或者经期延迟,都切莫过分担心,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药物的调整来恢复。
但也不能不管,因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功能早衰等内分泌原因也会导致月经推迟,应用及时进行检查。
症状六:经期血量
一般情况下,女性月经的出血量在30毫升~80毫升之间,如果经血量过多或者过少,都有可能暗示某些健康问题。
经血量过多,可能由于精神压力、环境、营养不良以及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因素引起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经血长期过多有引起贫血的可能,应尽早诊断,并进行治疗;
月经量少,是指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通常伴有体重增加,长斑的现象,也需要重视起来。
其实这位老朋友来得正常与否,与是女性的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多关心多呵护这位老朋友,女性会活得更年轻!